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30 台北跌至第67名

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IC30,在今年9/24公布,紐約蟬連榜首,倫敦緊隨其後,香港則擠下上海排名第三。包含中國在內的亞太城市排名與分數均普遍下滑,台北排名較上一期退步27名至第67名,分數掉了64分。

為何本次台北排名下降如此之多?

由於受訪者主觀看法對此排名影響甚鉅,且不同期指數,受訪者並不固定,而大家普遍對前幾大城市印象較為穩定,其他城市受到取樣差異影響則較大,因此除了傳統前幾大的城市外,排名中後的城市每期排名波動程度較大。筆者認為這次排名大跌可能與台灣5月疫情爆發及疫苗接踵率有關,根據彭博「全球防疫韌性排名」,自台灣疫情爆發後到現在,全球排名從第5掉至第42,受訪者可能因此認為商業環境穩定性不足而給予台北較低分。

GFCI編制方法

GFCI通過要素評估模型來計算排名,模型引入以下兩種變量

  • 特徵指標(Instrumental Factor):

引入共147個特徵指標包含五大類影響金融中心競爭力因素,包含商業環境(Business Environment)、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金融業發展水平(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聲譽(Reputation)。

(紅圈表認為影響各競爭力之重要因素,其他:遠距工作普及性、線上接觸消費者的容易程度)
  • 金融中心評價(Financial Center Assessment):

受訪者透過網路問卷形式針對自己較熟悉的金融中心評分,評分級距為1到10分,問卷評分權重隨時間遞減。

透過機器學習來挖掘金融中心評價與特徵指標相關性,建立預測模型來預測受訪者對其不熟悉的金融中心會如何評價。舉例來說,一基金經理人評價巴黎及慕尼黑,那麼基於巴黎、慕尼黑及蘇黎世之特徵指標,此人會如何評價蘇黎世。

GFCI高度相關之指標

研究發現政治穩定性與監管品質和GFCI30有高度相關。城市的聲譽直接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和對投資城市的選擇;而良好的城市聲譽是吸引人力資本重要因素。(其他與GFCI高度相關之指標請參閱附錄一)

與台北相關之重要資訊

  1. 以不同金融產業來看,台北在資產管理業中,GFCI30排名全球第7(GFCI29未被列入全球前15名)。
  2. 台北並未被列入未來2至3年會有顯著發展的金融中心。
  3. 台北相較其他金融中心,被歸類在「較深入國際專業性」城市 (全球化程度位在中間,金融服務傾向專業化)。
  4. 台北並未被列入最想居住的城市名單。
  5. 台北金融科技排名位列第43名,相較上期下跌8名。
融資管道、ICT基礎設施、高技術人員及鼓勵創新的環境被視為是影響金融科技之重要因素。
大數據分析、支付交易系統及網路安全被視為是金融科技範疇中最重要的領域。

參考資料

https://www.longfinance.net/media/documents/GFCI_30_Report_2021.09.24_v1.0.pdf

https://www.longfinance.net/media/documents/GFCI_29_Full_Report_2021.03.17_v1.2.pdf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5770045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09-29/643187

附錄一:與GFCI高度相關之指標

附錄二:與金融科技指標高度相關之特徵指標

歐盟推碳邊境稅對台灣的影響

歐盟執委會於 2021 年 7 月 14 日公布綠色經濟方案「Fit for 55」提案,具體承諾203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5%,2050年實現碳中和,以達成歐盟《歐洲氣候法》設定的目標。

「Fit for 55」套案重點
・擴大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TS)之範圍,航運業納入碳交易系統
(2030起取消航空業免費排配額,以降低總體排放量之上限)
・制定「碳邊境調整機制」,外國的高碳排商品必須購買配額(證書),才能進入歐盟市場
・2025年建築營造與公路運輸的燃料供應者納入新排放交易機制,2035年禁售燃油車
・提高再生能源占比,2030年要達40%
・實施能源賦稅改革,家庭暖氣、航運、航空、漁業、電力供應將納入課稅
・利用自然碳匯,在2030年減少3.1億噸二氧化碳;2030年前在歐洲種植30億棵樹木
・成立社會氣候基金,提供歐盟成員國722億歐元,補助改善家戶能源效率

CBAM
[背景]
雖然歐盟致力提升氣候目標,然而非歐盟國家的環境及氣候政策卻仍舊寬鬆,因此導致高度「碳洩漏」風險。所謂「碳洩漏」係指位於歐盟的企業可能利用非歐盟成員國其環境及氣候法令相對寬鬆,而將碳密集之製造業移至歐盟之外,或進口較低價的碳密集產品取代歐盟產品。這個風險會削弱歐盟及全球對氣候變遷所做的努力,也造成遵守氣候政策的企業產生不公平的競爭。
[目標]
將歐盟內生產及進口商品間的碳價一致化,可確保歐盟的氣候政策不因為製造商移至其他環境及氣候政策標準較低的國家進行生產,避免碳洩漏的風險,另外也鼓勵非歐盟國家之生產商也進行綠色生產,降低全球碳排放量。
[簡介]
碳邊境調整機制,俗稱碳關稅。若進口商要將產品進口至歐盟須購買「CBAM憑證(CBAM certificate)」,以繳交進口產品碳排放量之費用,以平衡同一產品於歐盟境內依碳定價規則生產的商品支付相對應的碳價。
如果非歐盟生產商可以證明其已為在第三國生產該等進口商品使用的碳支付對價,則歐盟進口商可認列該生產商已支付之碳生產成本,而可降低進口商為進口該商品所需支付之碳價。
[時間]
歐盟預計2023年起逐步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2026年正式施行。初期的管制範圍僅限特定碳洩漏高風險商品,即水泥、電力、肥料、鋼鐵、鋁業,2023至2025年底之過渡期間,進口商只須申報其商品內含的碳排放量,尚無需支付碳價。儘管出口商無須支付相關費用,但仍須向進口國申報其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量,若未據實申報,則可能面對罰則的制裁。
CBAM起步於特定碳洩漏高風險產品,但在過渡期結束時,歐盟將評估CBAM效益,並考慮是否擴大其範圍以涵蓋更多產品和服務,包括價值鏈下游產品和間接排放(如:生產商品所需電力)所產生的碳排放。

受CBAM影響之國家
原則上非歐盟成員國都在受影響範圍內,而俄羅斯、中國、土耳其、英國的產業將首當其衝,而挪威涵蓋在EU ETS中,可排除適用CBAM。根據經濟部評估,我國受管制產品輸歐金額約新台幣245億元,占出口歐盟比率約僅3.6%,其中以鋼鐵製品影響最大。

台灣碳稅修法動態
・2015年7月1日公佈施行「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以下簡稱溫管法),惟法規本身並未納入「碳費」徵收機制。
・2016年巴黎協定簽署後,經濟部結合工總、產業公協會及相關業者約350廠成立石化、鋼鐵、紡織、水泥、造紙、電子及其他行業等七個行業的減碳工作小組平台,協助產業訂定減量策略目標。
・2020年年底提出溫管法修正草案提案,並召開座談會廣徵各界意見。同時,因應國際潮流,環保署亦考慮將法律名稱修改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增訂「碳費」徵收機制。
・2021年7月初環保署宣布成立「氣候變遷辦公室」,其首要任務就是加速國內相關修法工作,以接軌歐盟及國際減碳趨勢。
・碳費機制最快2023年出爐

結語
相對於其他國家,台灣和碳相關的法規起步較晚,但也因此能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像是如何衡量溫室氣體排放量以及在訂定碳費率上也能參考國外的碳交易市場,若能在2023前完整擬定碳費機制,一切都還不算太晚,比起2026年後由歐盟課徵CRAM,由環保署所課徵的碳費能拿來協助高碳排放量企業的轉型,將會對台灣的企業轉型幫助更大。
未來台灣若可與已實施碳交易國家合作或經其認可為排除國家,則有助於台灣廠商可列於各國之排除名單或在台灣繳納之碳費有望納入國外進口商之扣抵機制,使國內廠商於境內外可維持公平競爭環境,同時亦對全球氣候變遷及綠色經濟善盡世界公民之責任。

參考資料

https://www.fashionexpress.org.tw/focus/paper/5852743646

https://www2.deloitte.com/tw/tc/pages/tax/articles/fit55-carbon-tax.html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gazine/Article_mag_page.aspx?id=7004140



台積電赴日設廠,對台灣是好是壞?

10月14日,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於法說會中正式宣布將赴日本投資設廠,採22、28奈米特殊製程。預計於2022年建廠、2024年末開始量產,希望能就近服務客戶。

根據日媒報導,新廠目前計畫座落於熊本,日本政府正在安排提供5,000億日圓(約新台幣1,250億元)的財務支持,幾乎是預定投資總金額的將近一半。對於此消息,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萩生田光一也表示,「歡迎(台積電)到日本投資」,也表達「在國內擁有先進半導體製造基礎極其重要」的看法。台積電的厲害之處究竟為何,為甚麼那麼多國家搶著要台積電前往設廠?

台灣的「護國神山」

台積電,全名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市值約15兆元,全球市值排名第九。根據 TrendForce 研究顯示,全球前10大晶圓代工業者,就囊括了 96% 的市占率, 其中台積電市占率高達55%,遙遙領先排名第二的三星,穩居全球晶圓代工產業龍頭。隨著近年來全球化半導體產業的競爭態勢,台積電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半導體公司,對全球經濟有巨大影響。除了掌握先進製程的領先地位,更掌握了全球技術密集產業的動脈,是名副其實的「護國神山」。

為何各國都搶著要台積電前往設廠?

台積電於近年來先後被中國、美國、日本、三個大國政府追著要求在當地設廠,也曾傳出有意前往德國,對各國而言,當地設廠究竟有甚麼優勢?

  1. 穩定供應鏈:近年來因疫情引起的晶片荒,讓許多國家意識到自己過於依賴台灣,研究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甚至寫到,依賴台灣晶片「對全球經濟構成威脅」,意即台灣一旦出現問題,可能造成供應鏈中斷,嚴重影響大量產業。若能赴國內設廠,有助於提高國內半導體產業的自主性,穩定晶片供應鏈。
  2. 降低中國威脅風險:眾所皆知,台灣於國際上處處受中國打壓,近兩年兩岸關係也日趨緊張,仍不能排除中國武力犯台的可能。晶圓代工廠面向的是全世界,是各行各業,若是中國侵台,可能造成全球產業混亂。台積電於美、日設廠,多少能降低該方面的風險。

對台灣的影響

對台灣而言,台積電赴日設廠是好是壞?筆者認為赴外設廠有兩大優勢:

一為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由於台灣特殊的國際地位,非常需要他國的支持,於國外設廠,有助提升台灣國際形象,不僅是主動解除日、美對於供應鏈過於集中於台灣的憂慮,更能藉此建立平等、互惠的關係。強化台灣在全球產業鏈的重要性,也無形之中更強化了台灣的安全,未來也更有機會爭取到其他國家的協助。

二為緩解台灣產業單一的問題。台灣是半導體大國,卻也由於晶圓廠建設需要高度人才及能源密集,造成台灣目前大量的優秀人才及水電資源均集中在半導體業。台積電赴其他國家設廠,除了能緩解人才資源過度集中問題,增進台灣產業多元發展;另一方面,也能避免遭遇天災人禍時產生供應鏈斷裂的問題。

然而,赴海外設廠,會不會造成技術、重心外流仍為一大隱憂。雖然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強調先進製程的技術研發絕對是「根留台灣!」,但若未來持續赴外設廠,如何守住機密資料,也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參考資料:

前進美國引發質疑 台積電赴美日設廠可能對台灣帶來的三大優勢 | 信傳媒 (cmmedia.com.tw)

台積電宣布赴日設廠 日本一償宿願大表歡迎 | 科技產業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udn.com)

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了嗎?

在COVID-19疫情逐漸趨緩後,各國政府的重心亦轉移至經濟的復甦上,其中美國更是由於失業率等經濟指標表現良好,準備著手開始進行Taper,然而疫情後經濟復甦真的這麼順利嗎?

高盛集團在10/11調降了美國2021與2022的經濟成長預期,其主因在於消費者支出的表現不如預期; 而同時亞洲開發銀行也警告,COVID-19疫情將會「持續留下傷疤」,並下修2021年開發中亞洲經濟成長預測。

消費者支出延遲復甦

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在9月繼續下降,為連續第三個月的下降,並來到了7個月以來的低點,其主因為delta病毒持續削弱消費者對經濟前景的預期,並且阻礙服務性消費。雖然新增病例數相比最近的峰值已有所下降,但在某些州,疫情仍未趨緩。而同時人們對於耐久財,如車、家電等商品的購買減少,進一步反應了對於疫情不安的情緒。Conference Board(美國經濟評議會)對於經濟的預期也來到了去年11月以來的最低點。

儘管消費者市場表現不如預期,在勞動市場的恢復還是讓人樂觀的。根據九月的就業報告,失業率的下降超乎預期,薪資成長的速度也在加快,這些指標都支持著Fed對市場做出的決策。

總體而言我認為,美國的經濟復甦情況仍是樂觀的,儘管消費者表現不如預期,但這歸因於前幾波疫情帶來的傷疤與不安。如今疫苗發展成熟,醫療機構也有了應對經驗,2020疫情爆發時造成的混亂,應不會再次發生。而就業市場的表現良好,亦預告著人民生活逐漸回歸正常,只待習慣了與病毒共存的生活形式後,消費者信心自然也會回升。

亞洲地區復甦之路不均等

亞洲開發銀行下修2021年開發中亞洲經濟成長預測至7.1%。主要為東南亞地區表現所致,其今年經濟成長預估值被調降至3.1%,低於4月時預估的4.4%,原因是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因第四波疫情爆發影響,成長展望遭調降;印度今年成長率也從11%調降至10%。 東亞出口受到全球需求激增提振,預估區域內最大經濟體中國大陸今、明年經濟成長8.1%和5.5%,符合4月時預估值。 台灣、香港和南韓的今年成長展望都獲得提升。其中,亞銀將台灣、香港今年成長率預估值從4.6%調高至6.2%,調升幅度達1.6個百分點 。

亞洲國家疫苗接種進度差異大,至8月底,不到三分之一人口完成兩劑施打,將影響當地經濟發展。 證據顯示初打疫苗的保護力消退,導致追加劑需求增加,疫苗短缺情況可能加劇;缺貨影響廣大地區的接種作業,而疫苗施打作業延宕,新的變異株出現,都是未來展望的最大風險,將造成長期的破壞性後果, 特別是因疫情引起的收入損失,可能繼續留下傷疤,而如同美國的現狀,這些傷疤亦會成為日後復甦時需要跨過的障礙。

債務上限 – 全球經濟危機?

美國債務上限的問題再經過兩年的暫停期間又再次浮上水面。 這次的討論特別激烈,原因在於時間點的關係。 在後疫情時代,百廢俱興時,新一輪的救市政策出來時,能不能夠有更多餘裕與空間使政府有更多的資金可以使用,將是決定美國及世界經濟走向的關鍵。

於是在10/7上午時,國會宣布債務上限提高4800億美金,且償還期限延長至12/3。 看到這裡彷彿有種歷史重演的味道。 自從1960年開始,美國債務上限已經上調了共78次,大約每8個月就要上調一次,這使得人們不禁開始懷疑債務上限會不會是個假議題,只是用一個看似有限制的手段給予美國無限的銀彈呢?

為何美國債務會如此的高?

目前美國的債務達到28. 8兆美元,而2020年GDP約為21兆美元,意即美國的債務比率已達GDP的135%。 附圖為美國的債務對GDP比率趨勢圖。



可以看到美國近年來的債務比率逐年上升,看似令人擔憂,不過這正是美國經濟強權的原因。 使用債務所造成的信用循環可以使國家在生產方面有了槓桿的作用,只要收入的增加持續大於債務增長的費用也就是舉債成本,就可以憑空為國家帶來龐大利益。 在債務基數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所必須創造的收入則承擔重大的壓力,正可以在近年觀察到,由於經濟成長趨緩導致各國習以為常的手段面臨失靈的可能。 又在COVID-19的推波助瀾下,美國債務問題達到一個高峰。 目前,政府已達到使用現代貨幣理論中最後一個手段增加財政支出並將之貨幣化的方式去持續維持經濟運行。這種作法是極具爭議的,Fed印鈔票的手段也到了一個極限,因此我認為這一輪的債務上限爭議即是在使債務貨幣化看起來並不那麼直接。但最終美國還是在違約與債留子孫之中選擇了後者。

從經濟數字看解決債務的方法

降低債務危機有兩種方式,一、降低國債利率以新債還舊債,二、提高通膨。而這兩種情況目前則正在發生。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2%徘徊,通膨目前正在創新高來到了5%。但金融體系是非常複雜的系統,低迷的國債利率使得資產價值升高,預期收益下降,進而造成資產階級與勞動階級差距的擴大。而低迷的預期收益使得資本使用的效率下降,造成經濟循環的產出下降進而使得收入增加的速度下降又反過來提升債務危機的壓力。通膨的增加雖然可以減緩還款壓力,但也會降低人們對美元的信心,對美元的信心低到一個程度,造成美元等於金錢的認知消失後,美金資產將不在有價值,而美國央行資產負債表則會更加惡化。更重要的事美國以美元為手段的經濟操作將不負存在。

未來該何去何從

目前看起來,美國聯準會與財政部最好的策略就是維持現狀,維持低利高通膨的環境並且維持股市信心並利用政策穩定經濟成長。但這種手段是無法永久持續的。目前正以看到一部分懷疑美金的資產流向各種象徵保值的加密貨幣,例如:比特幣。未來加密貨幣以及更多實質資產將在美國的掌控之外自成一個體系。而到時,美國面臨不在只是債務問題而是作為世界經濟體的權威甚至國際間的話語權的問題,這麼看來,債務上限的爭議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未來還有更多的事件等著我們。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台灣加入的利與弊

台灣政府在 9月 22日正式遞件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是我國繼 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最重要欲加入的區域合作組織。行政院經貿談判總代表表示,台灣以「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身份遞交申請,加入CPTPP是台灣長期經貿戰略的一環。

CPTPP是甚麼?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 原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以作為21世紀FTA(自由貿易協定)的典範為目標,會員國(詳見下圖)之間會降低關稅、減少規費,排除自由貿易障礙。原先簽署的成員國包括美國、日本在內共12國;TPP於2016年初簽署協定,但美國於2017年1月即宣布退出TPP。

圖一:CPTPP成員國與申請國家 ,公視新聞

如何加入CPTPP?

根據CPTPP章程,許可新成員國加入與否,從正式申請前到入會審查,都需經過「共識決」。申請國在正式提出入會申請前,必須與每一個成員國展開「非正式諮商(informal engagement)」,取得成員國支持或不反對的回應,才能在正式提出入會申請時,獲得執委會一致同意成立,展開入會的實質談判程序。

為何台灣需要加入CPTPP?

  • 對內:國內產業結構依賴出口。台灣內需市場小且缺乏天然資源,對外貿易為台灣之經濟成長主要動能。依據主計處統計,我國出口金額(貨品+服務)占GDP超過6成,顯見維持出口動能,對我國經濟發展具重要意義。
  • 對外:增強國際競爭力。CPTPP成員國人口規模近5億,總GDP超過11兆美元,貿易值占台灣貿易總值超過24%,且成員國需於執行期滿後,將大多數商品取消關稅,有利於多邊貿易流通。就我國高度參與全球供應鏈的角色而言,應積極尋求雙邊或多邊協定,以此推動國際經貿整合。

加入CPTPP對台灣產業的影響

根據行政院資料指出,加入協定後,將對台灣GDP有2%以上經濟效益;若台灣沒有加入CPTPP,GDP將受到-0.56%的衝擊。

正面

  • 增加國外投資、就業機會:由歷史資料分析的評估結果推斷,加入 CPTPP 後有助於擴大外貿及投資動能,可帶動國內廠商生產、創造就業機會,將對國內就業人數、薪資及所得分配均有正面助益。
  • 市場開放有助拓展出口市場:我國對會員國之出口產品以中間財為主,且我國產品仍有約25%的出口金額在 CPTPP 面臨關稅課徵,而在非零關稅的貿易金額中,稅率高於 5%者仍達57%。若我國參與CPTPP,削減貨品貿易之關稅對我國產品為一大利多。
  • 原物料、關鍵零組件降稅有助降低業者成本:日本為我國最重要之進口來源國,占我國進口平均比重的 18.5%,其他 CPTPP 會員中,澳洲、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占我國整體進口平均比重介於 1%~5%。而日本為我國包括塑化、金屬、電子機械、光學精密儀器等重要產業的中間財主要來源國,對其開放市場將有助於降低我國中下游生產成本。
  • 開發農產品外銷市場:各國競相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與經濟夥伴協定(EPA),已對我農產品之海外市場競爭力造成影響。包含香蕉以及毛豆都因關稅競爭致使市占率降低。加入CPTPP後,農產品可享受會員提供之優惠關稅,將有助於我優質農產品外銷,

負面

  • 國內農產品市場面臨低價產品競爭:2020年我國除8成以上的農產品仍有關稅外,另稻米、香蕉、乾香菇等16項農產品實施關稅配額,平均配額外關稅為202%;此外,也針對花生、雞肉等14項農產品實施特別防衛措施,防止大量或低價國外農產品進口。由於我國仍有前述敏感農產品加以保護(占我農業總產值之46%),若加入CPTPP要求大幅取消關稅及非關稅措施,將導致農業產值與糧食自給率下降。
  • 內需型產業受區域經濟整合衝擊:加入 CPTPP 有助於產業擴大在臺生產規模,提升出口競爭力,多數製造業均可望獲利。惟部分國內市場為主之內需型產業可能因經濟整合面臨進口產品的競爭,其中包含汽車產業、重電產業及家電產品。
圖二:加入CPTPP與否之綜效,國發會

對於衝擊台灣將如何應對

農業:

  • 提升地產地消新鮮安全觀念:啟動國產農產品標章整合,建立消費者可辨識及信賴之標章制度;並落實國產與進口產品區隔,建構多元通路及推廣食農教育,支持國產農產品與增加消費。
  • 發展六級化產業(註1)以優質國產農產品,結合特色農產與加工、在地文化特色之農業旅遊等,提升農業附加價值,加速產業創新升級,擴大收益範圍。
  • 確保農民收入措施:例如:香蕉已有收入保險制度,若香蕉受到產銷失衡影響,政府給付一定額度收入,不過目前保險涵蓋率和項目仍需擴大。
  • 加強邊境檢疫檢驗能量:加強檢疫與農業生產環境監控管理,降低疫病害蟲入侵與環境污染風險,並維護農業生產與生態安全。
  • 強化外銷:利用CPTPP框架進行強化外銷,我國出口潛力農產品包括石斑魚、胡蝶蘭、毛豆、吳郭魚、香蕉和菇類等。

工業及中小企業:

  • 協助企業創新轉型:推動「5+2」產業創新計畫(註2),透過科技計畫補助與產業輔導措施,協助企業創新轉型。在製造技術方面,推動企業導入智慧機械,整合相關生產及管理系統,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
  • 中小企業服務推動:推動中小企業透過跨境電子商務拓展外銷,協助發展網實整合行銷,與國際電子商務平台合作,結合金物流業者共同拓銷。並透過培育電商專才講座、論壇與通路商機媒合活動,強化中小企業國際行銷力,進軍國際市場。
  • 海外融資保證和企業貸款:針對赴海外投資且在國內仍有營業實績之中小企業提供「外銷貸款優惠信用保證方案」等融資保證措施。

附註:

註1:六級化產業:透過產品加工(二級產業)及專業代理行銷服務(三級產業)的經營思維,結合農業生產(一級產業)資源的整合活用,提升農業附加價值、振興農業,並增進消費者利益。

註2:「五加二」產業政策:2016政府所提出針對物聯網、生物醫學、綠能科技、智慧機械、國防產業(五項)以及新農業和循環經濟(兩項)產業走向

參考資料:

因應未來參與經貿組織及經貿談判對相關產業衝擊影響評估報告https://www.trade.gov.tw

農委會CPTPP評估報告 https://www.coa.gov.tw

CPTPP新聞介紹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6236

解讀美國 Fed 9月會議紀要 – Taper時程與經濟發展

美國聯準會的最大使命為促進最大就業和穩定價格。

美國聯準會在9月會議紀要

針對最新2021/9/22美國聯準會公布的9月貨幣政策決議,將維持聯邦基金利率 (FFR) 目標區間在 0.00%-0.25% 不變,並繼續每月至少購買1200億美元債券,符合市場預期。

FOMC 9月會議重點解析與整理

  • 疫苗施打有效降低公衛風險,但強調經濟前景仍受疫情發展影響:隨著疫苗接種速度進展和政府政策支持,經濟活動和就業指標繼續增強(turned up > strengthened)。未來經濟的復甦仍取決於COVID-19的影響,雖疫苗接種的普及將能減少公共衛生危機,但對經濟前景風險仍然存在。
  • 聯準會尋求長期達到充份就業與平均通膨2%目標:委員會決定將在一段時間使通膨適當的高於 2%,通膨因暫時性因素回升,未來一段時間內適度超過 2%是可接受的。
  • 如果經濟發展如預期的情況發展,委員會判斷每月購債即將開始放緩。原文:If progress continues broadly as expected, the Committee judges that a moderation in the pace of asset purchases may soon be warranted.

本次會議為第一次明確的提及將開始放緩購債速度。在7月會議紀要中說法為『目前為止經濟發展朝向目標前進,委員會將持續在接下來的會議中評估』(原文:Since then, the economy has made progress toward these goals, and the Committee will continue to assess progress in coming meetings. )

相較於7月份會議紀要,9月份會議紀要表示出若疫情沒有顯著變化的前提下,Taper的機率大幅提高。市場預期下次開會(11月)將宣布減少購債的方式與時程,並在年底時開始執行減少購債。

  • 2021/11/02-03 – FOMC會議
  • 2021/12/14-15 – FOMC會議,並公佈經濟預估摘要。

Fed公布之經濟預估摘要 – 經濟狀況與GPD預測

升息預測調整

根據Fed最新公佈的利率預期點狀圖(dot plot),18名Fed官員中,9名委員(半數)表示2022將升息,高於6月的7名。半數Fed官員預計,2023年底前,利率將較目前水平至少上調1%。

  • 2022年中位數上移至0.25%(原為0.0%-0.25%),有9名委員表示2022將升息(較上次多出2位)
  • 2023年中位數上移至1%(原為0.5%-0.75%),幾乎全數委員認為2023年升息是適合的。

下調今年 GDP 預測 通膨上升

由最新的報告顯示,未來經濟成長力道放緩但通膨升溫。Fed預估美國今年GDP成長5.9%,低於6月預估的7%;預估今年「核心通膨率」上揚3.7%,高於先前預估的3%。本次 FOMC 針對今年下調 GDP 預估,主要是由於美國 Delta 疫情的升溫,但針對 2022 年的前景來說,美國經濟的擴張腳步仍未改變。

  • 2021:下調GDP;上調失業率;大幅上調通膨
  • 2022/2023:上調GDP;失業率維持;小幅上調通膨,上調利率(FFR)

目前經濟發展與疫苗施打情況在可控的範圍內,市場共識將在今年年底開始縮減購債

目前市場的共識幾乎都是認為今年2021年底(12月)將會開始減少購債,對於市場並非為新的消息,符合預期。對於縮減購債的方式及次數也是關鍵,將以2013年Taper的經驗做為參考,並加上Powell記者會上的談話,來推測減少購債可能的時程。

參考過去縮減購債時程
2013年的縮減購債的方式,當年每月購債規模為850億美金,Taper是以每個月減少100億美金的購債規模(50億美債+50億MBS)逐次減少,以8次結束QE近一年的時間。此次COVID-19的購債規模為1200億(800億美元公債、400億美元MBS),推測若是此次也以2013年相同的方式減少購債規模,預期每次減少150億(100億美元公債、50億美元MBS)規模,可能在2022年底完成。

分析近期市場美債殖利率走勢

對於美債殖利率上行的趨勢將持續,以需求、供給兩端分析:主要是因為 (1) Taper 將上路,對於債市來說買盤減少,整體需求下降,殖利率走高。 (2) 美國財政部 4Q21 將擴大發債至 7030 億美元,高於 3Q21 的 6730 億美元,債市的供給仍偏高。在美國寬鬆政策即將進入收尾階段,推測美債殖利率易漲難跌。


補充整理

FOMC聲明整理:

  • 利率水平:美聯儲維持基準利率在0%-0.25%不變,委員們一致同意此次決定;
  • 點陣圖預期:9名委員預計美聯儲將在2022年開始加息,佔總委員數量一半;
  • 購債指引:如果進展大體上像預期的那樣繼續下去,可能很快就會放慢購債;
  • 經濟觀點: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在近幾個月有所改善,但病例增加使復甦放緩;
  • 經濟預期:上調今明后三年核心PCE通脹預期,今年GDP增速預期由7%下調至5.9%。

鮑威爾記者會:

  • 升息立場:如果通膨在2022年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Fed可能就達到升息條件;
  • 就業市場為購債前瞻指引:許多委員認為就業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進一步進展,鮑威爾觀點是「幾乎已經達到」;
  • 開始縮債:只要美國經濟持續復甦預期一致,我們可以在下次會議上採取減少購債計劃;
  • 結束縮債:將逐步減少購債,大約在2022年年中結束縮債,這將是合適的;
  • 縮債速度:預計不需要加快縮債步伐,可以適當地加快、放慢縮債步伐;

參考資料:

  • 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
  • https://www.macromicro.me/mails/edm/tc/display/802/21008909/2d692439
  • https://cn.reuters.com/article/fed-policy-statement-text-0922-wedn-idCNKBS2GJ01E

第二個雷曼?這些恒大你該知道的事

  近期廣東政府發文禁止恒大地產當地貸款,對恒大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接著資本市場信心出現潰散,拖累全球指數收黑。大家都在談論 “恒大會是下一個雷曼兄弟嗎?” 也許你先該知道造成恒大危機的來龍去脈。

土地政治與看漲心理促成房地產泡沫

  在中國,地方政府經常以擴張基礎建設、房地產達到設定的經濟成長目標,然而由於地方政府財權小,出售國有地成為地方政府重要收入來源。因此,土地價格的上升對地方政府而言是有利的,人民也預期若房市大跌,受害最嚴重的便是銀行業,而大陸的銀行許多都大到不能倒,所以相信政府不會任由房市泡沫的破滅,而把大筆資金投入房地產,進而推升房價上揚,長期下來有過多的資金停留在房地產與相關連結商品,房價只漲不跌似乎成為人民心中的神話。

  2008年中國推出四兆計畫,大水漫灌下,房企開始向政府加快拿地,抵押再加大槓桿,再迅速銷售回籠資金,快速壯大經營規模,直到2015年房地產出現泡沫才稍有緩和。2016年,政府推動棚改貨幣化,改善有公共安全隱憂的舊村舊城,以新建安置房替代原住房,恒大當時搭上順風車,無視前年泡沫隱憂加大槓桿,迅速超車同業竄升為中國第一大房企,同時也大搞新能源車、理財商品等副業,並在中國土地政治及人民看漲心理下,逐漸發展為負債佔GDP高達2%的灰犀牛

政策推動去槓桿,房企流動性出現問題

  中國當局近年開始對房地產政策轉向,2019年定調「房住不炒」,2020年8月對房企祭出「三條紅線」:

一、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

二、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

三、現金短債比小於1 

踩線房企將會被限制有息債務擴張,近期政府更是延長房貸審核時間,並限制房價漲跌幅,為的就是推動房地產槓桿穩中有降,一方面減少居民生活負擔,實現共同均富,另一方面引導浮濫資金投入戰略性產業。因此,在一連串監管重拳之下,流動性危機是導致恒大面臨違約的主因。有鑑於恒大在三條紅線全踩,無法再舉新債還舊債,同時又因為限價令、房貸審核時間延長等舉措,導致在資金回款方面出現困難,因而面臨無法如期兌付債務的隱憂。事實上,恒大也只是其中一枚炸彈。根據統計,2021年至9月5日,中國已經有274家房企宣告破產,平均每天就有一家,顯見中國房地產市場正面臨新一輪洗牌,去槓桿導致汰弱留強改善房企體質,或許是中國當局所樂見的。

恒大會是下一個雷曼嗎?

  近期市場持續觀望恒大債務後續處理,擔憂恒大是否會是下一個雷曼兄弟。我認為兩者有很大的差別,雷曼兄弟的倒閉牽涉衍生性金融商品,其複雜極高且槓桿將債務程度膨脹好幾倍,因為其國際化程度高,所以交易對手、投資人遍佈全球,當年台灣便有不少企業主投資雷曼連動債而血本無歸,相比之下,這次恒大的債務規模雖然超過3,000億美元,但卻沒有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參與,且境內債權銀行屬於國有性質,不致影響整個金融體系潰散,再加上房企國際化程度有限,海外機構曝險規模也相對小許多。最重要的是,恒大債務問題早已浮上檯面已久,並非不在投資人預期內,據悉台灣金融業也已減少對中曝險,美國主要金融機構對恒大更是零曝險,相信相關金融機構也有所準備,目前也未看到人行出手干預,代表中國政府評估情況其實並未臻危急,因此我認為整體風險外溢程度整體可控,與雷曼兄弟有很大程度的不同。

  這次的泡沫是由政府主動戳破的,目的就是要給房地產降溫,將氾濫的資本導向戰略產業,因此政府不會用國家的錢去救恒大,但是也不會任由恒大硬著陸,畢竟恒大手握大面積的土地和房產,實際上仍有償債能力,加上涉及數量龐大的供應商與中小企業,倘若硬著陸將會對經濟造成不小的衝擊,因此我認為最有可能的還是協助恒大債務重組協商、出售資產來應對這次危機。

關注房地產對實體經濟影響

  恒大危機之外,我想更應該聚焦整體房地產放緩,是否讓目前經濟動能失速的中國雪上加霜。目前從中國八月份經濟數據來看,除了出口表現亮眼外,消費、投資、企業利潤、流動性、製造業指數等數據都顯示出中國的經濟動能不容樂觀。房地產投資一直是中國經濟主要動能,然而房地產正經歷嚴重放緩,多間房企申請破產,交易量能大幅萎縮,只漲不跌的房價神話開始破滅,當局大力的打壓也加劇市場信心的崩潰,這無疑會拖累中國未來經濟表現,且中國家戶資產配置高度集中房產,因此可能也會透過財富效應壓抑家戶在消費、投資上的意願,再次衝擊經濟成長已經放緩的中國。因此,過度依賴中國市場的企業可能也會受到連累;幸運的是,雖然台灣對中國出口依存度極高,但是產品種類以積體電路與電子零組件為主,終端需求仍由美國所拉動,因此預期對台灣的出口表現不會有所衝擊,進而重挫台灣經濟。

參考資料:

https://wantrich.chinatimes.com/news/20210909S466499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27700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58578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