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了嗎?

在COVID-19疫情逐漸趨緩後,各國政府的重心亦轉移至經濟的復甦上,其中美國更是由於失業率等經濟指標表現良好,準備著手開始進行Taper,然而疫情後經濟復甦真的這麼順利嗎?

高盛集團在10/11調降了美國2021與2022的經濟成長預期,其主因在於消費者支出的表現不如預期; 而同時亞洲開發銀行也警告,COVID-19疫情將會「持續留下傷疤」,並下修2021年開發中亞洲經濟成長預測。

消費者支出延遲復甦

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在9月繼續下降,為連續第三個月的下降,並來到了7個月以來的低點,其主因為delta病毒持續削弱消費者對經濟前景的預期,並且阻礙服務性消費。雖然新增病例數相比最近的峰值已有所下降,但在某些州,疫情仍未趨緩。而同時人們對於耐久財,如車、家電等商品的購買減少,進一步反應了對於疫情不安的情緒。Conference Board(美國經濟評議會)對於經濟的預期也來到了去年11月以來的最低點。

儘管消費者市場表現不如預期,在勞動市場的恢復還是讓人樂觀的。根據九月的就業報告,失業率的下降超乎預期,薪資成長的速度也在加快,這些指標都支持著Fed對市場做出的決策。

總體而言我認為,美國的經濟復甦情況仍是樂觀的,儘管消費者表現不如預期,但這歸因於前幾波疫情帶來的傷疤與不安。如今疫苗發展成熟,醫療機構也有了應對經驗,2020疫情爆發時造成的混亂,應不會再次發生。而就業市場的表現良好,亦預告著人民生活逐漸回歸正常,只待習慣了與病毒共存的生活形式後,消費者信心自然也會回升。

亞洲地區復甦之路不均等

亞洲開發銀行下修2021年開發中亞洲經濟成長預測至7.1%。主要為東南亞地區表現所致,其今年經濟成長預估值被調降至3.1%,低於4月時預估的4.4%,原因是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因第四波疫情爆發影響,成長展望遭調降;印度今年成長率也從11%調降至10%。 東亞出口受到全球需求激增提振,預估區域內最大經濟體中國大陸今、明年經濟成長8.1%和5.5%,符合4月時預估值。 台灣、香港和南韓的今年成長展望都獲得提升。其中,亞銀將台灣、香港今年成長率預估值從4.6%調高至6.2%,調升幅度達1.6個百分點 。

亞洲國家疫苗接種進度差異大,至8月底,不到三分之一人口完成兩劑施打,將影響當地經濟發展。 證據顯示初打疫苗的保護力消退,導致追加劑需求增加,疫苗短缺情況可能加劇;缺貨影響廣大地區的接種作業,而疫苗施打作業延宕,新的變異株出現,都是未來展望的最大風險,將造成長期的破壞性後果, 特別是因疫情引起的收入損失,可能繼續留下傷疤,而如同美國的現狀,這些傷疤亦會成為日後復甦時需要跨過的障礙。

陳 威宇

陳 威宇

Leave a Replay

About Me

點擊編輯按鈕更改此文本。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Ut elit tellus, luctus nec ullamcorper mattis, pulvinar dapibus leo.

Recent Posts

Follow Us

Weekly Tu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