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日FTA及美韓FTA看美台FTA

一、簽訂時間及內容

南韓與美國之FTA(KORUS)原於2012年生效,後因南韓對美貿易順差過大,20189月應川普要求重簽新約,新約於201911日生效。日本與美國之FTA(USJTA)則是2019年簽約,今年(2020)起生效。

KORUS 2018年修約主要著重於汽車、鋼鐵、藥品產業以及關務改善,並新增貨幣協議,明文規範貨幣操縱行為。各項修約內容如下,韓國以此換取美國268萬噸的鋼鐵關稅豁免配額。

汽車

美國可對韓國進口卡車課稅期間由10年延長至30年、韓國放寬自美國進口車輛之安全及環保標準

藥品

韓國同意修改其「創新藥物議價定價政策」確保對待美國藥廠與對待韓國本土藥廠標準一致

關務改善

簡化通關程序、擴大電子通關

貨幣協議

禁止匯率競貶和匯率操縱,雖訂於附帶協議無強制執行效果,但這是美國首次在貿易協定中加入匯率相關內容,具指標性意義

 

USJTA目前主要涵蓋工業、農牧業,日本取消或降低的關稅項目聚焦在美國農產品,美國取消或降低的關稅項目主要在空調零件等工業產品,內容如下表;汽車及其零組件產業尚未達成協議但本次已載明將透過下一步談判撤銷關稅,美國貿易代表署另把匯率問題、通訊和金融服務的市場開放、藥價制度等作為保留議題。

產業

日本

美國

工業

立即取消空調零件、燃料電池和眼鏡/太陽眼鏡等的關稅、第2年撤銷對日本工業工具機的「切削機」類產品關稅

農牧業

立即取消美國約13億美元價值之農產品關稅、分階段取消30億美元農牧產品關稅、美牛關稅分段由38.5% 降至9%、葡萄酒關稅在第7年撤銷

二、日韓與美國簽約後之影響

1.         韓國

2012KORUS生效後至2017年,韓國對美貿易順差成長73%,由132億美金上升至229億美金,不過在新版KORUS上路後即下降約7%KORUS簽訂後韓股無特殊表現,但韓圜有明顯升值(橘框紅色線段)

1.         日本

USJTA簽訂後之日元匯率及日本股市走勢如下圖,但時日尚短,且遇上新冠疫情,暫時無法看出USJTA之影響。

三、台美FTA之可能性

借鑒韓國經驗,若台美能簽訂FTA對台灣GDP、外貿有益,惟台灣目前電子零組件出口至美國皆已是0關稅,因此相較科技業,台灣能實際受惠甚深的可能是紡織業。台灣布料技術領先全球,機能性布料全球市占率高達七成,目前台灣布料出口至美國有8%的關稅,與美國FTA有機會降低紡織產品關稅,有利台灣紡織業。

參考資料:

[1] 美國貿易代表署New U.S. Trade Policy and National Security Outcomes with the Republic of Korea

[2]各國關稅查詢系統 http://db2.wtocenter.org.tw/tariff/Search_byHSCode.aspx

[3]經濟日報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4862503

通貨膨脹對各項投資影響

股票

人們通常認為股票是一種抗通膨資產,隨著時間的流逝,股票表現將超過通膨。因此,股票是提供通貨膨脹保護的資產,對長期投資有利。

而有許多研究關注通貨膨脹對股票收益的影響。不幸的是,當考慮到幾個因素(地理和時間段)時,這些研究產生了矛盾的結果。大多數研究得出結論:預期的通貨膨脹可能對股票產生正面或負面影響。這取決於投資者的避險能力和政府的貨幣政策。因此,比起實質報酬,更重要的是通膨造成報酬的波動度及知道如何在這種環境下投資

固定收益資產

通貨膨脹會導致較高的利率,從而對固定收益資產產生負面影響。像美聯儲這樣的中央銀行通常都有通貨膨脹目標。當通貨膨脹率開始超過期望的閾值時,官員將提高利率。由於相對於較新的利率較高的固定收益工具而言,現有固定收益資產的利息支付競爭力下降,因此現有固定收益資產的價格通常會下跌。換句話說,利率與固定收益資產價格之間存在反比關係。高通膨也可能破壞依賴固定付款的策略的回報。

大宗商品

貴金屬

與紙幣和股票不同,黃金和白銀等實物貴金屬具有抗通膨性,因為它們的價值不同於紙幣。

美元的價值取決於美聯儲的行為、全球因素以及經濟的整體健康。當中央銀行相信經濟需要更多的貨幣來刺激貸款和增長時,它們會印製更多的貨幣。流通更多的紙幣意味著經濟中美元的供應大量增加。如果沒有隨之而來的需求增加(使人們能夠在更成功的經濟中要求更多美元),則每個美元的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下降。

相反,黃金因其稀缺性和許多現代用途而具有價值。金可以製成珠寶,紀念幣,金條等。金也具有內在價值,因為金屬具有很高的導電性,對無數的工業和電子應用都很有用。黃金的象徵價值是其具有價值且能持續增長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由於數千年來,黃金一直被用作貨幣和財富的標誌,因此沒有理由相信黃金的需求會很快下降。

在經濟不穩定或經濟衰退時期,當美元貶值時,投資者蜂擁至諸如實物黃金和白銀之類的穩定,穩固的投資來存儲財富。結果,這種需求提振了貴金屬價格,並幫助投資者對沖通膨和美元貶值。

通貨膨脹和黃金之間的這種反週期關係正是為什麼這麼多投資者傾向於使用貴金屬分散投資組合的原因。

農產品、能源商品

商品包括油,棉花,大豆和橙汁等物品像黃金一樣。石油價格隨通貨膨脹而變化。這種成本增加流向汽油價格,然後流向運輸或生產的每種消費品的價格。農產品和原材料以及汽車受到影響。由於現代社會沒有燃料就無法運轉車輛,因此油價上漲時,石油對投資者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房地產

房地產是一種受歡迎的選擇,不僅因為價格上漲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加房地產的轉售價值,而且因為房地產還可用於產生租金收入。就像房地產的價值隨著通貨膨脹而上升一樣,租戶支付的租金也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

這些增加使所有者可以通過投資房地產產生收入,並幫助他們跟上整個經濟體價格的總體上漲。房地產投資包括對財產的直接所有權和對證券的間接投資,例如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

通膨對房地產影響及其原因:

  1. 房地產價值會上升
    當高通膨率打擊經濟時,房地產價格也會上漲。由於建築材料的價格會變高,因此開發商在建造新案件時會花費更多,這將導致新房地產價格上漲。此外,由於新建築的供應減少,現有房地產的價值也將上升。
    且因借貸成本上升,高借貸成本會同時影響買家和房地產開發商。大多數的建築公司依靠貸款來解決資金問題,而利率的上升必然會導致房地產價格上漲。
  2. 租金將飆升
    由於貸款成本高昂,大多數人會選擇租房而非購屋,對租屋的高需求將促使租金提高。因為租戶比起無法應付的房貸,更願意支付的租金。

出租房屋,包括住宅,商業,多戶住宅和單戶住宅,可能會有高於正常的需求和回報。

資料來源:

  1. Inflation’s Impact on Stock Returns
  2. How Inflation and Deflation Impact Your Investments
  3. How Does Inflation Affect Fixed-Income Investments?
  4. How to Profit From Inflation
  5. How Inflation, Hyperinflation, and Precious Metals All Interact
  6. How does inflation affect real estate
  7. Real Estate Inflation: How High-Inflation Markets Affect Real Estate and Debt

通貨膨脹

四萬換一元

 

•1949年6月15日公布,限年底前兌換完畢

•台灣的米、布、鹽、糖等民生物資不斷送往中國大陸,資助國共內戰,造成台灣糧食短缺、物價飛漲、惡性通貨膨脹。 •到了1948年下旬,國共內戰局勢明朗,全面潰敗的蔣介石勢力準備逃往臺灣,為了避免臺灣情勢惡化無法逃亡,對嚴重貶值的臺幣進行貨幣改革 ,試圖避免貨幣繼續崩跌。

通膨嚴重程度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 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
  • 台灣的躉售物價指數在1945年7月底為242.0,8月底上升為1,171.7,跳升接近5 倍。(以1937年6月為基準100)
  • 物價之所以大幅上升,主要原因是戰爭末期的物價管制政策在日本宣告投降之際瓦解,物價從管制的水準上升到市場均衡水準。
  • 9月底,物價指數增加為2,585.8,為8月底的2.2倍。10月及11月物價膨脹率尚屬溫和,談不上是惡性物價膨脹。不過,1946年初開始, 物價膨脹率又出現大幅上升趨勢。
  • 從1945年初至1950年底,台灣的躉售物價指數上升218,455.7倍,平均而言,每年的物價上漲率是676.1%。

物價與貨幣發行淨額

  • 1946.1–1951.4之間,通貨發行與台銀放款餘額之變動亦步亦趨。
  • 貨幣發行增加主要是台銀持續增加放款所致。
  • 從日治初期開始,台銀一方面是商業銀行,同時也負責發行台灣銀行券,因此,兼具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的功能。
  • 日治時期,台銀之放款以民營企業為主。 戰後開始,台銀的放款對象幾乎百分之百都是公營企業。

所以為什麼這樣可以抑制通膨?

  • 進一步觀察貨幣供給成長率以及台銀之放款, 很快可以看出來省政府的幣制改革政策本身對於穩定物價應該只有短暫效果
  • 1949年6月,台灣省政府實施貨幣改革之後,物價很快地穩定下來。有人認為這表示貨幣改革是成功的。不過,由財政赤字及台灣銀行之放款可知,在1949年底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之後,台灣的財政赤字有增無減。因此,貨幣改革應該只有短期的效果,無法根本解決物價膨脹問題。
  • 1950年6月韓戰爆發之後,美國迅即對台灣提供軍事與經濟援助,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美國的政策保障了台灣的安全,十五年間提供台灣約15億美金的援助,美援物資的到來也解決台灣的財政赤字,台灣的惡性物價膨脹終於結束。

 

通膨的好處與壞處

  • 郭佳平(2012)以1978至2010資料進行實證研究
  • 以通貨膨脹為門檻時,若月通貨膨脹率高於0.307%,則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之抵換關係會下降。
  • 另一方面以失業率為門檻時,若台灣失業率高於3.79,則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之抵換關係亦會下降。
  • 綜言之,當失業率或通貨膨脹高於門檻時,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的抵換關係會下降,此時政府實施政策的成本將會提高。

近代惡性通膨例子-委內瑞拉

  • 委內瑞拉近年因錯誤經濟政策、政治局勢混亂而深陷通貨膨脹危機,截至今年5月為止的過去12個月期間,委內瑞拉通貨膨脹率高達3684%。
  • 今年4月底,委內瑞拉政府將基本工資調高78%,這是今年以來的第2次調升基本工資,但仍只有4美元左右,勉強夠買1公斤的肉。

經濟面

  • 長年以來,委內瑞拉的石油收入就佔了其出口收入的 95%,在油價高漲的年代,這替國庫帶來大量收入,也讓委內瑞拉前總統查維茲(Hugo Chavez)得以推動許多消除財富不平等的社會政策。
  • 過去,為了讓社會上的貧窮階層可以負擔民生物資,查維茲政權針對麵粉、油、衛生紙等民生物資擬定物價管制,眼見無法靠這些物品營利,許多企業自然不作民生物資的生意。這帶來的結果包含缺乏外國資金進駐,以及民生基本物資短缺。
  • 然而,2014年油價突然大跌,導致政府面臨了偌大的資金缺口,不得不大砍各種社會政策。與此同時,查維茲過去所推行的社會政策,也對委內瑞拉現況帶來推波助瀾的效果。
  • 面對國庫裡的錢越來越少、外資的錢又不進來,政府決定印製大量現鈔來彌補現在的資金缺口,但此舉無疑會加遽通膨和貨幣貶值。

社會面

  • 儘管這些日子以來,馬杜洛政權不斷安撫民眾,宣稱他們遇到的經濟問題一定會獲得解決,但不少委內瑞拉人並不買帳。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從 2015年開始,一共有 230萬名委內瑞拉人逃往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等中南美洲國家,這相當於委內瑞拉總人口數的 7%。
  • 因為擔心國家經濟陷入混亂,18至29歲的青少年和55%的中產階級表示他們想要離開這個國家。在那些希望逃離的人中,有三分之二的人理由是經濟狀況。
  • 智利、哥倫比亞、秘魯、厄瓜多紛紛採取限制委內瑞拉人進入的政策

貨幣面

  • 玻利瓦
    • 玻利瓦的名字是以拉丁美洲獨立英雄西蒙·玻利瓦命名。1879年《貨幣法》通過採用玻利瓦。
  • 強勢玻利瓦
    • 政府在2007年3月7日宣布,從2008年1月1日起,以1,000玻利瓦比1的比率兌換成新的貨幣,並重新命名為「強勢玻利瓦」
  • 主權玻利瓦
    • 2018年3月22日,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宣布進行新的貨幣重整,起初宣布原有的強勢玻利瓦將會以1,000比1的比率替換為新的玻利瓦,然而6月時通膨飆升,所以推遲到2018年8月,主權玻利瓦與強勢玻利瓦兌換比率更改為1:100,000

政治面

  • 瓜伊多 vs 馬杜羅
  • 馬杜羅於2018年4月舉行的選舉中獲勝,取得第二次6年任期,但落敗的亨利·法爾肯不承認本次選舉過程的有效性和真實性,並要求重新舉行選舉。反對派也批評官方誇大投票率,認為真正的投票率不到30%。2018年5月21日,美國國務卿也發表聲明認為本次選舉是一場欺騙
  • 瓜伊多以選舉不合法為由,宣布國家出現權力真空,隨後依照憲法賦予全國議會主席的權利,接掌總統職權
  • 儘管瓜伊多已獲得約50國承認,但馬杜羅仍拒絕下台,再加上中俄的支持,兩人的恩怨仍是難分難解

通貨緊縮

  1. 好處:
    • 短期可提升實質購買力,但長期會因其他因素(失業率提升、資產價格下跌)造成消費力下降
    • 適當通縮可調整市場泡沫,並在價格下跌的環境中,提升企業創新的動機
  2. 壞處: 經濟陷入惡性循環當中,停滯、衰退,失業率上升
  3. 歷史事件:
    • 美國1930經濟大蕭條:
      1. 1927~1929年間,人民舉債增加、提升槓桿,投信興起,推動股市泡沫化
      2. 歐洲各國擔心資金大量流向美國,要求聯準會降息,進一步推動信貸的需求
      3. 1929年底,開始緊縮貨幣政策,資金大量從金融資產撤出,泡沫被戳破
      4. 一連串股市拋售導致流動性危機,失業率上升,消費減少。加上美國紐約銀行倒閉,導致大眾對於銀行系統信心大幅下降,拋售債券換取現金,經濟進入衰退
      5. 聯準會錯估經濟衰退情況,導致降息速度及幅度不夠,再加上金本位的關係,無法立即提供大量、即時量化寬鬆,導致經濟進入通貨緊縮
    • 日本 1990失落的十年:
      1. 1980年代,逐步解除金融管制,資本移動自由化。加上廣場協議,日圓升值。BOJ為了協助出口產業,採寬鬆貨幣政策,導致房產、股市價格泡沫化
      2. 1989年,BOJ為了抑止泡沫化,採強硬的緊縮政策,大幅升息(2.5% 到 6%)
      3. 泡沫破裂,資產價格、股市、房產大跌。 人民以及銀行(擁有大量股票資產)財務惡化。
      4. 日本政府未迅速解決銀行大量不良債權問題,導致銀行放款意願降低,金融仲介功能受損
      5. 人民、企業去槓桿化,降低消費、投資。進入通貨緊縮
      6. 政府在未確定經濟復甦時,即貿然實施財政、貨幣政策的退場,導致進一步受挫
  4. 結論
    • 通縮一般而言,是比通膨難解決的狀況,因為他會陷入一個惡性的循環,長時間難以脫離,因此各國都盡全力避免進入通縮的情況
    • 就歷史事件看來,較嚴重的通縮往往都出現在要解決市場泡沫化時,緊縮貨幣所造成的。個人認為現今政府不敢輕易採取緊縮政策(就連市場可能出現泡沫化也是如此),而且一但發現市場上流動性不足時,便迅速且大量的給予寬鬆的資金,就是為了避免落入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