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衝突、G20與石油價格

近來的美伊衝突須從2018年5月,白宮宣佈退出歐巴馬政府2015年與世界大國簽訂的暫停對伊朗制裁的伊朗核協議開始說起(伊朗核協議旨在阻止伊朗製造自己的核武器), 並對伊朗實施最高級別的經濟制裁 。2018年12月起美國對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進行經濟制裁,但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台灣、土耳其、義大利和希臘從伊朗進口石油得到豁免,有效期至2019年5月2日截止。

美國兩階段對伊朗的經濟制裁效果十分顯著。根據天下雜誌報導, 由於川普政府的經濟制裁影響,2018-19財政年度,伊朗GDP較前一年縮水4.9%;工業產出的下滑幅度,幾乎就和石油產出一樣大;食物價格漲為3倍,藥品供給逐漸乾枯。

此外,美伊關係在今年五月美國實施第二階段制裁後更加惡化。 今年6月13日,阿曼灣地區發生一系列針對油輪的襲擊事件,白宮指責伊朗是幕後黑手,然伊朗否認了所有指控。且伊朗在6月17日隨後宣佈,除非歐洲保護伊朗的石油銷售,否則伊朗將在6月27日違反2015核協議簽訂的濃縮鈾庫存限制。三天後(6月20日),伊朗部隊在霍爾木茲海峽上空擊落一架美國軍用無人偵察機。無人機遭擊落當天,各交易市場的石油相關期貨皆大漲。在紐約商品交易所,美國市場基準商品西德州中級原油7月期貨價格上漲5.4%; 倫敦市場北海布倫特原油8月期貨價格上漲4.25%。

Front Altair in the June 2019 Gulf of Oman incident Mehrnews.jpg
圖 : 受襲的油輪「前線牽牛星」在阿曼灣海上起火  (圖取自維基百科)
.
圖 : 美國無人機被擊落地 (圖取自BBC中文網)

然而,在日前舉辦的G20高峰會上,針對伊朗問題,川普如此表示:「我們有的是時間,這件事不著急。他們可以慢慢來。絕對沒有時間壓力。希望最後我們能夠解決問題。如果行的話,很棒。不行的話,你們會知道的。 」川普對於伊朗問題就個人看來十分從容,打算將經濟制裁貫徹到底。

川普的態度或許也能從其官員對相關問題的回應看出一些些端倪,且牽扯到了一些中美關係。在6月28日,正好G20如火如荼的進行中,《金融時報》披露,在川普政府於5月初取消對制裁伊朗石油進口的豁免後,一艘隸屬伊朗石油公司的油輪5月28日在伊朗哈爾克島裝油,並於6月20日抵達中國膠州灣。美國伊朗事務特別代表胡克(Brain Hook)針對此問題表示,美國會對任何進口伊朗原油的國家祭出制裁,沒有任何豁免機制。即便中國外交部軍控司司長傅聰表示,中國反對美國單方面實施制裁,不接受美國的零購油政策。如此看來,伊朗問題除了美伊兩國之間,連中國都參一腳,看來短期之內石油價格不太可能下跌了。

參考資料
美國無人機遭伊朗擊落 中東緊張情勢持續升溫
化解伊朗危機 川普超淡定:不急慢慢來
伊朗擊落美國無人機 國際油價猛漲
反對川普單邊制裁…英媒爆「中國繼續買伊朗石油」 美宣告:一律制裁
美伊衝突升溫|美國制裁已經帶來衝擊 伊朗為什麼還不低頭?

貨幣政策應對關稅戰影響,短期繁榮但埋下長期隱憂

美國總統川普四處挑起貿易爭端,引發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WB)、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世界貿易組織(WTO)等跨國機構紛紛調降全球經濟或貿易成長預測,近來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也顯示製造業景氣低迷,都凸顯關稅戰造成的「經濟包袱」。不過,各國央行為了提振經濟,再度扮演「救市主」角色,紛紛轉向寬鬆、或以降息因應,以貨幣寬鬆效果「抵銷」掉關稅戰的拖累。

貿易戰及週期等因素使經濟放緩

川普並沒有辜負自封的「關稅人」稱號:已對2,5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25%的懲罰性關稅,若中國不接受他的要求,還威脅還要對其他約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他對進口汽車加徵關稅的決定雖然延後了180天,但考量到川普的不可預測性,仍不能排除實施的可能性;墨西哥一度面臨所有輸美商品被加征5%關稅的威脅,但在最後一刻倖免於難。

根據彭博資訊,關稅戰造成的影響很明顯。今年1至3月全球貿易年比成長率降至0.4%,遠低於去年同期的4.3%。全球製造業PMI的出口訂單次指標過去過去九個月都陷入萎縮,受到貿易戰影響的美國、中國和其他國家製造業投資更顯著放緩。

根據彭博經濟學家預測顯示,全球經濟第2季將成長2.7%,遠低於去年初的4.7%。

各國央行貨幣政策及帶來的效果

為了拉抬經濟景氣,以聯準會(Fed)為首的全球央行政策都轉向寬鬆。Fed的態度從對升息「保持耐心」,轉向「必要時不排除降息」;歐洲央行(ECB)把預估升息的時機再往後延六個月,到明年下半年,並且表示降息仍是選項之一;日本銀行(央行)暗示仍有貨幣寬鬆的彈藥,包括調降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目標、或甚至讓負利率更負。

亞太地區已出現降息寬鬆潮。澳洲央行本月降息1碼至1.25%後,下月再降的機率高達70%;紐西蘭5月已降息1碼至1.5%;印度央行今年來已累計降息2碼,且再降的可能性高;中國大陸人民銀行(央行)也表明有應對貿易戰的充足貨幣工具。

外交關係協會(CFR)的全球貨幣政策追蹤指標顯示,目前全球貨幣政策正處於2014年來最寬鬆的狀態,摩根大通也估計,到今年底時,已開發國家的平均基準利率還會降低,Fed將降息兩次。

貿易拖累和貨幣刺激「一來一往」下,經濟成長雖然放緩,但未至崩潰。美國第1季美國經濟成長相當強勁,第2季也有望再次高於趨勢水準;至於外界曾擔心歐洲去年底的經濟疲軟可能惡化,但事實證明是多慮了,歐元區經濟第1季意外加速成長;新興市場的緊張局面也稍微緩解。

不過,當前情況仍不同於以往。相較於今年年初的全球經濟形勢好壞參半,現在更像是齊步放緩的畫面,且在全球貿易壁壘和政策不確定性升高之際,寬鬆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降低了,儘管利率下降,但企業可能會因出口訂單減少及供應鏈受干擾而不願投資。在此同時,各國央行能因應經濟衰退的政策空間也比金融海嘯時更小。

降息等政策用完後,面對經濟衰退很可能只剩下QE,將造成更多問題

QE將再加劇金融資產泡沫化、使貧富差距擴大

  1. 貧富差距擴大、分配不均:檢視過去QE,美國聯儲局透過公開市場操作,大手筆的買進商業銀行所持有的國債、金融債、房貸債券等等,藉以放出貨幣增加市場的流動性,也就是說第一個階段的操作下,錢都跑到了銀行手上。再加上配合降息把貸款成本降低,而銀行放貸款出去,這些錢會跑到需要貸款來增加機器設備或應付其他需求的企業手上,至於消費性貸款只佔很少的比例。就算廠商增加雇用人數, QE所放出來的錢流到一般市井小民身上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都在企業主的手上,這也可以從QE以來,世界各國的薪資水平大多並沒有顯著的成長看得出來。
  2. QE產生的鈔票多用來投資股市、房市:  從2009之後,股市房市都維持近十年的價格成長,而目前美國經濟成長、通膨及就業市場仍符合或超過趨勢水準,比央行的預測更強,金融市場及資產價格相較2008之後大幅上升,且資金多不是實體投資而是囤積在金融資產上。

彭博指出接下來值得注意的事

展望下半年,將出一些壓力點,且大多在10月:

  • 日本將把消費稅率從8%提高到10%;日本上次在2014年調高消費稅率,導致經濟陷入衰退。
  • ECB總裁德拉基將於10月底卸任,而目前的熱門接替人選裡,都沒人有明顯的勝出優勢。不管由誰接任,都將面臨寬鬆火力有限、成長鈍化的困境。
  • 英國央行脫歐的期限將在10月31日屆滿,此前執政黨保守黨會先選出新科首相,英國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雖然仍低,但風險日益攀升。
  • 阿根廷將舉行總統大選。現任總統馬克里的緊縮措施雖獲得IMF的認可、與全球投資人的信任。但阿國的高通膨和高失業率,代表馬克里在國內的支持度不會太高。若反對派勝出,將動搖國際社會對阿根廷的信心,也可能對其他新興市場造成連鎖反應。

最重要的,仍是川普的關稅戰發展。美國將在2020年舉行總統大選,各候選人都須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可能代表貿易戰政策將長期存在,也因此,傷害經濟的高關稅、與提振市場的寬鬆貨幣政策,將並存更長一段時間。

參考資料:

1.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937/3872034utm_source=edn&utm_medium=money

2.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2/post/201811080013/%E7%99%BC%E5%82%B5%E8%A6%8F%E6%A8%A1%E5%AF%AB%E4%B8%8B%E6%AD%B7%E5%8F%B2%E6%96%B0%E9%AB%98%E3%80%80%E7%BE%8E%E5%9C%8B%E5%82%B5%E5%8B%99%E5%B0%87%E6%98%AF%E8%82%A1%E5%B8%82%E4%B8%8B%E4%B8%80%E5%80%8B%E9%9A%B1%E6%86%82%EF%BC%9F

3.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9/3366687

4.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22295&type=Blog

印度對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

印度宣布對 28 項美國進口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資料來源:https://news.cnyes.com/news/id/4339450

印度商工部16日宣布,即日起對一系列美國產品加徵報復性關稅,以還擊華府不再給予印度優惠貿易待遇。此反擊將嚴重影響美國進口之杏仁、蘋果以及胡桃等多種美國農產品,並更加惡化印度以及美國之間的關係。

美國國務卿龐培歐預計在日本舉行的20國集團(G20)峰會前與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會談;美印領導人則預計在G20峰會上會面。

美國國務卿龐培歐預計在G20峰會前與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談話。(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11/3875308

於上月底,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至6月5日起將終止美國對印度的貿易優惠待遇,印度商工部也曾發表聲明說,印度針對美國要求提出一項解決方案,但未獲得美國認可。根據美國國會數據,印度一直是美國實施數十年來普遍性優惠關稅制度(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GSP)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印度2017年有57億美元的零關稅商品出口至美國。川普認為此優惠為雙邊不平等貿易的其中一項,因此試圖改變此現象。根據美國國務院,美印去年的雙邊貿易額達到1,420億美元,比2001年增加七倍。然而,美國總統川普持續抨擊印度的保護主義政策,認為印度對哈雷機車(Harley-Davidson)在內的美國產品課徵不公平關稅。美國將印度從普遍優惠制度(GSP)除名,將衝擊原先享有關稅豁免待遇、價值約60億美元的印度輸美商品。此外,川普的這項行為也被認為旨在反制中國在印太地區的經濟及軍事影響力。

普惠制指的是世界上32個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出口產品給予的普遍的、非歧視性的、非互惠的優惠關稅,是在最惠國關稅基礎上進一步減稅以至免稅的一種特惠關稅。

事實上,早在去年 6 月,印度便擬定對一系列美國進口商品加稅的措施,最高稅率達 120%,主因在於,華府當局拒絕就鋼鋁關稅一事,給予印度豁免。印度一再延後對美國商品加稅的實施時間,直到川普上月底宣布終止印度的關稅優惠後,印度官方才決定實施報復性關稅。

印度盧比對美元匯率走勢圖

然而,自公布日起印度盧比並沒有太大的反應,而此結果可能代表投資人認為此項報復性關稅並不會有太大的效果。

美國政府對科技公司壟斷管制趨嚴,四大科技公司股價應聲下跌

  • 美國司法部與聯邦貿易委員會對Google、Amazon、FB、Apple準備展開反壟斷調查
  • 美國時間週一,投資人聽聞訊息後產生大量賣壓,股價隨即下跌2%~7%不等
  • 根據時代雜誌分析,大科技公司不至於被拆分,但未來併購案將會更為困難

美國時間6/3, 距離今年三月歐盟基於反托拉斯法對Google開罰15億歐元以來不到半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FTC)與美國司法部(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啟動調查Amazon與Google是否有壟斷情形,FTC負責調查Amazon,而司法部負責調查Google。最近兩年以來。Google已經三度被歐盟開罰,總金額高達 82 億歐元。

同一天有消息指出,Facebook與Apple會成為下一個被調查的對象:FTC將會深入調查Facebook於數位市場競爭上的市場壟斷嫌疑;司法部則會深入調查蘋果的市場壟斷嫌疑,如Spotify抗議已久App Store的壟斷問題。

當日 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股價跌6.12%,Apple跌約1.01%,Facebook跌7.51%,Amazon跌4.64%。

大科技公司擁有大家一舉一動的資料,且Facebook爆發資料濫用醜聞後,人們越來越重視隱私, Break Up Big Tech因此成為總統大選討論的議題與口號:

從Facebook資料濫用導致劍橋事件(Cambridge Analytica)事件以來,科技公司的權力就被放在鎂光燈下檢視,隨著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到來,「Break Up Big Tech(拆解科技大廠)」的呼聲也愈來愈高,導致相關政府司法機構介入調查。

—數位時代

美國政府在 Facebook 個資事件後對於網路行為相當重視,今年二月,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宣布成立一個17人的小組,專門監控美國科技市場的競爭狀況,避免寡占、獨占市場的併購、買斷交易發生。

聯邦貿易委員會競爭局局長Bruce Hoffman曾表示,過去的併購案,若牽涉反壟斷嫌疑,可能會被逼迫再度拆分公司。

根據時代雜誌分析,拆分公司不太可能實施,然而反壟斷的調查可以讓未來大科技公司併購案減少,讓大科技公司擴張速度趨緩。

資料來源:

https://time.com/5601245/google-amazon-facebook-apple-antitrust/

https://www.economist.com/business/2019/06/06/american-trustbusters-are-rattling-google-amazon-facebook-and-apple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2396/ftc-forms-a-new-tech-force-for-antitrust-in-technology

金價大漲+油價大跌=熊市來臨??

根據統計,5月底以來美國黃金指數漲幅超過5%,創下近五年的新高點
美國原油期貨則自5月17日開始下跌,截至6月9日跌幅超16%。

黃金、原油走勢對比


“金油比”是國際金價和油價的比值,一般被視為風險結構變化的前瞻指標。當前金油比快速攀升,可能預兆一些“糟糕的事情”,在市場避險情緒升溫背景下,貴金屬投資價值或持續凸顯。 

歷史上的金油比攀升,世界發生了什麼事?

統計數字

◆ 金油比值均在16附近,低於16說明黃金價格被低估,原油價格被高估
◆ 金油比高於16則說明黃金更加受投資者青睞。
◆ 金油比超過25,世界經濟就總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 金油比每次攀升至30左右高位時,往往都預示著地緣政治危機或大範圍金融危機的爆發。

歷史情況

信達證券研究員陳嘉禾曾指出,“金油比”的歷史峰值期,大多遭遇金融市場下行週期,並伴隨著戰亂動盪。比如1986年、1988年的阿富汗戰爭,1993年的索馬里戰爭,1998年的科索沃戰爭等時期,“金油比”均有上升至峰值的表現。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金油比”一度升至20。全球投資者的避險心態是推動金油比上升的主要誘因。

金油比”在短時期內出現快速上升至中高位水平,往往預示著小規模的地域政治危機或金融危機。例如,在2010年至2011年期間,伴隨著歐債危機持續發酵,金油比快速上升;另外,本世紀初納斯達克股災前夕,“金油比”也出現了同樣的快速反彈情形。

貴金屬價格暴漲和油價暴跌同時出現,歷史上只有三次,前兩次是2000年和2008年,而今年是第三次。 前兩次都發生在嚴重的熊市和經濟衰退期間 。

Crescat Capital 的 Tavi Costa 解釋,目前的宏觀經濟狀況非常像 2018 年第四季拋售潮的開端。

「黃金對石油比率飆升,銅價整個潰堤,企業利差擴大,信貸市場正尖叫經濟衰退即將到來……Fed 超鴿派理論只是讓這一串越來越長,在商業週期的後段降息,這從來不是看漲跡象,這再次證實我們一再指出的許多看跌的宏觀信號,在面對各處資產泡沫時,經濟狀況正在疲弱化。」

是否,這次金油價的走勢,又將接露著下一波熊市的來臨呢?

參考資料: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331244
https://wallstreetcn.com/discuss/503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jhzx/2019-06-09/doc-ihvhiqay4512208.shtml

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中國擬限制稀土資源出口

隨著貿易戰的加劇,傳出消息中國擬限制稀土資源的出口,究竟此舉會對市場造成什麼衝擊?美國該如何因應? 難道中國真的或成最大贏家? 讓我們看下去

稀土資源是甚麼?中國在市場佔了什麼地位?

稀土為17種高中過後被一輩子遺忘在元素表下攔的元素,包含:
鑭、鈰、鐠、釹、鉕、釤、銪、釓、鋱、鏑、鈥、鉺、銩、鐿、鑥、鈧、釔。

相信即便我打出來,但大多數的人還是看過就忘,但這些元素基本上出現在每個高科技產品裡,包含:電動車電池、引擎、電腦、IPhone,其中最重要的是,高科技的軍事產品:如導彈系統、反導彈系統、雷射。

這些東西也立刻令人聯想到Apple、Tesla、 Lockheed Martin 及
Raytheon等大型公司,其中Tesla更是仰仗著這些稀土資源製造的強力磁石完成引擎的製造。

據統計,美國國防部對稀土資源的需求達到該國的1%,而美國的需求量則達到了世界的9%,更糟糕的是,美國的稀土有80%都是從中國進口,順道一提,中國也順便占了全世界產量81%,10.5萬噸。大概長得跟下表樣

數據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
製圖:BBC

看起來挺令人絕望的不是嗎? 美國人船堅炮利?我們直接就讓他造不出船,順便讓IPhone貴起來,華X發大財。

但中國真的要達到「犯我中華,雖遠必誅」的境界,仍需克服以下幾點困境。

稀土大富翁

首先,中國其時對境內的稀土缺乏控制力,違法開採和出口是再常見不過的事,因此號令響起,還是可能面臨後院放火的危機。再來,稀土的產品並非只以產品原料的形式出現,而是廣泛包含在各式下游產品之中,也因此,更難完全切斷稀土的供給。

而美國早在2010年時,看到中國對日本使出稀土限制出口的武器時,就開始有計畫性的囤積各類軍事用的稀土零組件,並和
來自澳洲的最大稀土開發商Lynas Corporation進行合作,在美國境內建造稀土加工廠,且美國每年都有出口5萬頓的稀土至中國進行加工,而美國一年需要的也不過就1.3萬噸左右的產量。

再來,稀土本身的加工會造成大量的環境汙染,即便是掌握先進加工技術的西方各國,也常在環境評估上吃瘪, 因此都會選擇出口至中國加工或是直接購買,而美國更是封存了自己的稀土礦,專注地向中國大量購買進行戰略儲備,真的到了迫切之時,大可重啟礦坑。

市場反應

我們直接看圖表說話,以下是 Neodymium Praseodymium,為上述所說的強力磁石的基本原料

Shanghai Metal Markets

再來是Dysprosium Iron Alloy,一種常見的合金,多被用來加固或是硬化處理。


Shanghai Metal Markets

當然也有那種不但沒漲,反而還跌得慘兮兮的,如 Cerium Misch ,一種常見的去氧化觸媒,還有打火石。


Shanghai Metal Markets

物有多大產真的好嗎?

綜合以上所說,可以發現稀土價格完全取決其戰略程度,在絕大多時候,過度的產量和加工技術的貧乏反而使其價格低落,使得中國無法獲取足夠的利潤。也因此,此次中國政府提出的殺手鐧,可能仍是雷聲大,雨點小的貧弱攻擊。

資料來源:
https://www.metal.com/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8440802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5343

全球債市面臨殖利率倒掛危機

美國股市在周三接近尾盤時突然崩盤,道瓊下挫約200點,且隔日跌勢並未停止,從高點25700下探至25000,除美中貿易戰和華為事件為市場帶來變數之外,以美債為主的全球債市殖利率崩跌也是全球股市走低的原因之一。

道瓊指數5/27~5/31走勢 資料來源: https://www.marketwatch.com/investing/index/djia

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在近期持續下探,最低跌至2.238%,創2017年9月以來新低,殖利率的下降源自於投資人避險情緒升高,股市的波動讓資金流入債市,導致債券價格升高,造成殖利率的下跌。長期殖利率下跌通常是經濟成長的警訊,代表人們不願意投資風險性資產,並預期央行可能會在未來降息。

美國10年期公債與3個月公債利差 資料來源: https://fred.stlouisfed.org/series/T10Y3M

除美國債市外,其它國家也面臨殖利率倒掛的危機,本身已經處於低利甚至負利率環境的德國和英國,殖利率和長短利差也是持續下探。歐盟執委會在今年多次下修歐元區經濟成長預估,儘管歐盟執委會表示明年歐元區經濟將有所反彈,但通脹很有可能依舊達不到歐洲央行目標,因此蠻多人認為歐洲央行應考慮降息。 即將於5月底卸任的歐洲央行(ECB)首席經濟學家普雷特(Peter Praet) 說:「如果人們擔心明天將會發生戰爭,那麼降息25個基點也無濟於事。」 ,暗指川普發起貿易戰已經嚴重影響市場情緒,這點從歐元區信心指數(ESI)持續下跌的情形也可看出端倪,降息也許可以為市場釋放更多資金,但這些資金可能也會流往美債或美元,無法為歐洲經濟帶來改善。歐洲央行已經宣布今年不會調整利率,因此歐洲市場的變化,主要受到貿易戰和英國脫歐兩大不確定因素影響。

德國十年期公債和兩年期公債利差 資料來源:Bloomberg

德國十年期公債和兩年期公債利差 資料來源:Bloomberg
歐元區經濟信心指數 資料來源: https://stock-ai.com/eom-1-EAESI.php

相反的,美國市場對降息的預期正逐漸提高中,五月美股的慘澹表現加上美中衝突的升級,讓原先鷹派立場的FED態度有所改變,消息指出,若中美無法達成協議的話,聯準會升息機率將大增,因為貿易戰可能造成就業市場造成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