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儲蓄保單可能於2020年停售

為因應IFRS 17號公報2022年上路,金管會官員於5/22表示,研議「建立傳統型人壽保險門檻比率」,拉高死亡給付對保單帳戶價值比重,預估明年恐難買到高儲蓄保單,將衝擊一年逾7,400億元的相關新契約保費市場,並且可能再掀保單停售搶買效應。

IFRS 17 新會計準則

未來接軌國際公報IFRS17,所有契約都要依當時的市場利率計算「負債」 ,對利率高敏感的商品衝擊較大,很多小公司恐怕都得面臨增資壓力,所以金管會要提早「掐住高儲蓄險的喉嚨」,要限制住保險公司來自利率性資產擴大的速度。

金管會措施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5/21邀22家壽險業召開負責人座談會,端出五大整頓壽險業措施:改善商品結構、強化資本、接軌IFRS 17、導正不當銷售,及注意匯率風險及資產負債面的管理能力 。

其中針對商品結構提三大措施,最受關注的是研議建立傳統型人壽保險門檻比率,並提升投資型人壽保險門檻比率,確保保險業有承擔一定的死亡風險。

換言之,民眾未來買到的儲蓄險或利變型壽險等,死亡保障將拉高,但生存金將減少,市場擔心高儲蓄保單將因此絕跡或提高保費成本。

儲蓄險指的是保障額度較低(保障額度貼近累積總繳保費),且繳費期滿後會退回一筆錢保單,再依固定或浮動利率分為利不利變,可分為躉繳(一次繳清)、6年、10年、20年期等分為長短天期。

提升死亡給付比率部分,是回歸保險保障本質,未來高儲蓄成分保單將絕跡,單純的儲蓄不是保險的本意,提高死亡給付比率才符合保險商品屬性,避免保單趨近理財,未來IFRS 17對利率敏感低商品才能有利接軌,若是虧損合約對保險業健全發展也不好,保險業要思考此問題。

保險業現況

據金管會統計,我國壽險業市場規模自2002年的3兆4,984億元,到2019年第1季已經達到27兆5,188億元,壽險業占整體金融資產總額從2006年的將近五分之一,到2018年已大幅成長到三分之一,2019年首季更已達到34.23%。儘管金管會已針對投資型保單設立門檻、限制一次繳的躉繳壽險、大幅拉低業務員佣金、限制壽險業給佣金跟獎金的比例等等方式不斷管制,加上壽險公司自覺性的努力推動銷售各類外溢、弱體、健康醫療險等等,但是壽險業保障跟高齡化保費收入(不含投資型)去年5~12月的占比還是落在43.3%與44.9%之間。亦即絕大多數的保單,至少過半數還是賣儲蓄或是類定存的投資。

因為保費收得多,壽險公司的資產愈來愈龐大,同時為了要幫保戶籌到2.5~4%儲蓄利益還要有賺錢,國內的固定收益理財管道很有限,保險公司紛紛將資產配置移到國外,大部份買的都是國外的政府債公債等等,金管會統計,截至2018年底壽險業國外投資配置比重已達到68.52%,今年第1季則為68.46%,這讓國內立法委員相當不滿,為何壽險業都把錢拿到海外去,不在國內投資。金管會也擔心海外市場投資與匯率風險,頻頻在法規上祭出門檻限制。

銀行業受影響最大

至於衝擊最大的還不是保險公司及旗下業務員本身,受害最大的恐怕是銀行通路!從壽險公司統計的數據來看,今年第1季個人壽險(傳統型跟投資型保單)將近61%都是靠銀行通路賣出去的,真正從壽險公司賣的只有三成左右。2018年壽險公司賣了2446億元的個人壽險,但是銀行是賣了一倍,高達4667億元,銷售保障型為主力的保經保代公司只占7%賣570億元。因此過去因為低利差而靠跨賣保險大賺手續費的銀行業,恐怕才是未來高儲蓄保單絕跡,受影響最大的金融業。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040/3832393
圖片來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926/3831076?exlink

參考:
1、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7/3829014
2、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040/3832393
3、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926/3831076?exlink

【中美貿易戰】禁用華為效應持續延燒:晶片、銷售通路、系統全被封殺。華為能全部自幹撐下去嗎?

「華為」的圖片搜尋結果

    自從今年5月17日,美國商務部基於國防安全與資安等理由,將出口管制的清單增列華為及其旗下68家附屬企業,且禁止美國公司向華為供應相關產品與服務後,不論是晶片廠、系統商、各種銷售通路,甚至相關國際組織,皆在川普簽署該行政命令後的一周內終止與華為的合作關係。且讓我們從系統、晶片、銷售通路以及國際組織等各種角度來分析華為被封殺的情況。

Google 90天後停止Android系統授權

    美國商業司為了減低境內用戶與廠商的衝擊,宣布華為擁有90天的緩衝期(至8/19止),華為仍可更新、支援已出售產品之系統,但無法像美國企業購買新設備。換句話說,90天後Google即無法支援華為手機之Android系統,即用戶無法在手機上使用Google Play,相關App如Gmail與Google Map等亦不得使用,雖然中國禁內本就無法使用Google相關產品,對中國用戶影響不大,然而對廣大的海外用戶而言,屆時華為手機就形同廢鐵一塊。但華為表示早就預料到這種情況,今年3月表示出於戰略上的考量,他們早在2012年就開始研發自家的作業系統「鴻儒」,企圖跳脫Android系統。然而自研系統早有Windows、三星等前車之鑑,市占率太低,鮮少開發人員願意研發App,消費者也不願意使用App數少的作業系統,造成惡性循環。此外,海外用戶已習慣Android或iOS作業系統,華為如何靠自研系統闖出一片天,仍是未定之數。

英國晶片公司ARM中止與華為的合作

    據BBC報導,由於ARM的相關產品牽涉到「美國原產技術」,即使身為英商,為配合美國政府發布禁令,故發布員工通知,指示將中止一切對華為有關係的契約與合作關係。ARM出售電路設計以及指令集架構供各公司、製造商依自身需求進行晶片設計,這也就意味著華為未來得在沒有ARM的幫助之下自行開發晶片始能設計新產品 (因為Intel、AMD晶片等非ARM架構晶片源自於美國),對華為未來發展實為一大挑戰。

JEDEC禁止華為參與活動

   國際固態技術協會(JEDEC)成立於1958年,為新興的半導體產業制定標準。全世界包含約300間公司,其中包含世界前100大半導體公司皆在此組織中討論半導體的製造標準。即使晶片與ARM中止合作,華為旗下的子公司海思半導體仍有自行研發之行動處理器、基頻晶片、以及其他射頻晶片等自行研發產品,能夠繼續使華為在未來維持包括在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網通設備甚至是智慧家庭產品的生產運作。

 然而JEDEC開出第1槍,禁止華為和海思參與活動,並限制相關的標準應用,甚至是在未來包括記憶體、記憶卡的新標準內容,不提供給華為進行相關的產品開發之後,可能使海思在未來新產品的開發受限。但近來傳出華為是自願暫停JECDC的會員資格, 分析師表示中國可能想要自己制定開發標準,或是轉往歐盟或日本領導的聯盟。

Amazon停賣華為,日本Panasonic是否停賣成為羅生門

       根據NHK報導,日本Amazon原訂於5/24「直銷」(Amazon自行採購與販賣的部分)之華為新產品狀態突然改成「庫存不足」,並表示本產品的作業系統有重大疑慮,實質上為停止銷售,日本國內有些電子產品商家也延期銷售華為新產品。有趣的是,雖然NHK報導Panasonic為了遵守美國禁令,停賣華為。然而Panasonic中國分公司在其官方微博澄清並無停賣消息 (其餘國家官方網站並未進一步說明),形成一個禁賣羅生門,Panasonic也被質疑在玩兩面手法。

Reference
<自由>華為成談判籌碼 美禁令寬限90天
<自由>禁止華為和海思參與活動 JEDEC配合美國開第1槍
<BBC> Huawei: ARM memo tells staff to stop working with China’s tech giant
<自由>想自己制訂標準? 華為自願暫停JEDEC會員資格
<風傳媒>ARM停供到底多嚴重?WIRED:這回華為命門真的被人掐住了
華為手機死亡倒數90天,自研作業系統「鴻蒙」能突破困境嗎?
<NHK>アマゾンもファーウェイ新製品の販売を事実上停止
<NHK>ファーウェイ製スマホ新機種 格安スマホでも発売延期
<NHK>パナソニック ファーウェイと取り引き中止へ



南韓第一季FDI下降至六年低點,影響真的大嗎?

南韓2019第一季FDI下降至六年來第一季低點

由於南韓受到歐盟壓力結束租稅優惠、外企避稅、美中貿易戰、英國脫歐、日韓關係惡化及總統文在寅持續改革勞動環境,導致外國投資南韓情緒逐漸保守,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南韓第1季外國直接投資為31.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減36%,也創下6年來的新低。

日本《日經新聞》報導,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第1季外國製造業投資較去年同期下滑22%,而外國服務業投資則大減43%。南韓從2015年以來,外國直接投資總額全年皆超過200億美元,不過從去年第3季開始,南韓的外國直接投資開始下滑,今年是否仍能達成200億美元目標令人懷疑。

南韓的外國直接投資4個主要來源國,即歐盟、日本、美國及中國均呈下滑,其中日本直接投資減幅31%最少,而中國直接投資減幅最大,高達88%。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這與南韓結束租稅優惠有關;由於去年歐盟指控南韓租稅優惠制度,造成南韓國內及海外企業2者的不公平競爭,因此取消了行之有年的外國投資租稅優惠。同時產業通商資源部也表示,歐盟、日本、美國及中國以外的「其他地區」直接投資占比,從去年的10%跳升到今年的30%以上,相當部分反映了部份企業透過如開曼群島等避稅天堂投資。

除此以外,報導指出部份商界人士抱怨,文在寅削減工時、加強環評的政策也造成外國投資卻步,同時當地媒體《每日經濟新聞》指出,稱美中貿易戰、英國脫歐及日韓關係惡化等議題,每1項都影響了南韓最主要的投資來源國。

國外投資對GDP影響其實沒有國內投資、政府護航大

從總經數字來看

從下圖可以發現,南韓國內投資(固定投資+存貨變動)佔了GDP30%上下,而這個數字算極高,一般國家只佔了1~2成。在2018年底總計全年國內投資額約4,470億美元,對比2018外國直接投資的總額269億美元,約100:6,且2018已經是歷年來外國直接投資額算高的期間。所以從上面的對比可以看出,國外直接投資對GDP的影響遠遠不如國內投資的影響幅度大。

國外投資不如政府護航重要:以IC產業鏈為例

文在寅總統表示:南韓半導體技術發展願景2030年達三項目標,就是成為全球晶圓代工第一、無晶圓 (也就是晶圓設計) 全球市佔達10%,及積極培植非記憶體技術搶全球市場。為了達成目標,南韓政府將擴大半導體領域的投資。自明年(2020)起,政府將啟動一項價值1兆韓元的半導體技術發展計畫,並保住領先技術以轉移到下世代半導體技術,政府會鼓勵大學設立半導體系所,培育工程師。

晶圓代工產業,文在寅認為:「這是南韓最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成為世界第一的領域。」 他強調,三星電子已經開始生產7奈米晶片,也是全球第一個採用極紫外光(EUV)製程。三星電子於4月24日宣布“半導體願景2030”,至2030年將投資133兆韓元(1150億美元)於系統半導體領域(system Semiconductors)的研發(R&D)和生產技術,並僱用15,000名專業人員,其中將投入73兆韓元(美元韓元兌換約1:1195)於RD研發和60兆韓元於先進生產設備(購買EUV設備)。因此,文在寅表示:「政府也會積極幫助三星實現目標。」

文在寅表示,政府將在公部門(public sector)創造對系統半導體的需求,到2030年,公部門將創造需求超過2600萬套系統半導體(非記憶體領域),光是能源部分就達2400億韓元價值的市場需求。他表示,公部門創造半導體需求,主要先從:汽車、機器人、生技、5G相關行業、系統半導體業務等五大製造領域,來開始建立合作體系及創造需求市場。

文在寅期待系統半導體產業可能成為南韓未來的增長引擎,由於全球系統半導體市場是記憶體半導體市場的1.5倍,而目前南韓僅佔全球系統半導體市場的3%左右,未來仍有很大成長空間。

南韓政府對系統半導體領域的政策支援:減稅、融資

南韓政府決定對三星電子提供稅收優惠,因三星對南韓中小企業進行代工業務而進行設備投資。如果研發投資增加達一定額度,三星電子將可享有至少數百億韓元的減稅優惠。這根據三星年度晶圓設備的投資經費每年5兆韓元,以其中30%用於代工投資,今年(2019)第一季達4.5兆韓元來計。

目前,南韓只有四家晶圓代工公司——三星電子、System IC、DB Hitech以及MagnaChip。其中,System IC為SK 海力士旗下公司,並已遷移至中國,MagnaChip也正出售中而無法投資,因此,僅剩下的三星電子及DB Hitech兩家公司,將受益於政府的新措施。政府也為DB Hitech等中型晶圓代工公司提出了支援措施,允許較小的代工公司可從韓國產業銀行(KDB)取得設備投資融資之資金。

 

結論:政府政策方向對於南韓產業及經濟的影響,較外國直接投資(FDI)大許多。故2019第一季FDI年減36%,代表的可能只是國際投資人對於全球市場的情緒,並不代表未來南韓的經濟成長情況。

 

資料來源:

  1. https://stock-ai.com/eom-1-KRFRDIRINV.php
  2.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795252
  3. http://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15540
  4.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3821333
  5. https://www.digitimes.com.tw/tech/dt/n/shwnws.asp?cnlid=1&id=0000559497_DGJ3NTVCLG40XP6M7KHFD

中美貿易戰延燒!美封殺華為

川普週三簽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國企業使用政府認為具有國安威脅的電信設備。美國商務部隨即將華為及七十家附屬事業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未經審核不得向其提供美國零組件或技術,管制於5月17日生效,此舉形同對華為祭出「禁購」及「禁售」雙重制裁。

中國態度強硬

Foreign ministry spokesman Lu Kang :“ But because of certain things the U.S. side has done during the previous China-U.S. trade consultations, we believe if there is meaning for these talks, there must be a show of sincerity,”

中方強烈敦促美方停止對包括華為在內中國企業的無理打壓,並聲稱美方動用國家力量抹黑和打擊特定的中國企業,背後有很強的政治企圖和政治操弄。

華為有恃無恐

華為否認美國提出其因與中共政府關係密切而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指控,並認為限制華為在美國開展業務不會使美國更安全或更強大,相反地,只會害美國使用劣質而昂貴的替代品,而在5G競爭中落後,最終損害美國公司和消費者的利益。

科技業衝擊

對華為的雙管齊下攻擊使得美國電信和科技公司陷入混亂,一些人警告稱,該行業可能會遭受更大範圍的附帶損害。總體來看,美國小廠相對因應困難,很多使用華為設備的小型企業和鄉下廠商可能得因此付出高昂代價。週四華為的美國供應商股價全部下跌,拖累半導體類股淪陷。

高盛發表報告列出華為主要供應商,可看出其交互關係。

各國反應

美國不斷呼籲盟友抵制華為,法國、德國和比利時尚未禁止華為技術,但日本已經簽訂公開合同,英國則表態將自行評估再做決定。

在商言商,涉及生產成本以及未來科技趨勢之議題,顯然無法單以政策外交面向考量,但確定的是,隨著中美貿易戰升級,對於產業生產鏈造成的衝擊不容忽視,5G全球競爭以及貿易戰的結果,還有待觀察。

https://www.cnbc.com/2019/05/17/china-and-huawei-need-us-in-5g-wireless-race-say-industry-insiders.html

https://www.bbc.com/news/world-us-canada-48299522

https://www.ft.com/content/88dbf5e8-781d-11e9-be7d-6d846537acab

美國多個州起訴藥廠聯合哄抬價格

於2019年5月11日美國超過40個州共同向法院提起告訴,控告梯瓦製藥工業有限公司(Teva Pharmaceutical)以及其他19家製藥廠涉嫌聯合操弄超過100種的藥的價格,有些藥的價格甚至大於原本的1000%,而在被操弄的藥價當中也包含著糖尿病以及癌症的用藥。

梯瓦製藥工業有限公司(Teva Pharmaceutical)是全世界最大的通用名藥物製藥公司之一,其總部設置於以色列。該公司面對此控訴,堅決表示沒有做錯事,並強烈宣稱將會為自己的行為有所辯護。在該公司發表的聲明中有提到,該公司一直從內部去覆核這項議題並也沒有做出任何會產生民事隼和賠償責任或刑事責任的行為。而其他19家製藥廠尚未對此控訴進行任何說明。

“Teva continues to review the issue internally and has not engaged in any conduct that would lead to civil or criminal liability.”

圖片來源:https://www.gofresh.co.il/clients

通用名藥物,亦稱做非專利藥或仿製藥,也就是非具有專利且應當相較於一般用藥便宜的藥。在500頁的起訴書中,美國44個州控訴著該20家仿製藥廠,長期聯合操弄著通用名藥物的價格,讓價格不會降低也不會一下增加太多,來減少競爭,讓所有廠商都能拿到可觀的利潤(”Fair Share”)。該控訴亦宣稱,這些製藥廠於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就操弄過好幾次的價格了。

收到起訴書的為位於康乃狄克州(Connecticut)的地方法院。該康乃狄克州的檢察總長William Tong指出有發現確實的證據(包括:email、信件、通話紀錄以及前內部人的消息)可以證實該控訴是真的,也就是這些仿製藥廠確實欺騙了全美國人民對他們的信任。

Tong: “We have hard evidence that shows the generic drug industry perpetrated a multi-billion dollar fraud on the American people. We have emails, text messages, telephone records and former company insiders that we believe will prove a multi-year conspiracy to fix prices and divide market share for huge numbers of generic drugs” 

然而,此控訴並非第一起。自2016年12月第一次提起該訴訟後,於2017年10月31日,美國多個州又曾控訴18家非專利製藥廠參與大範圍合謀操弄超過15種的藥物的價格,該製藥廠數量比2016年又多出了2倍。而當時也因為此事件,造成很多公司的股價都大幅下跌。

圖為Teva的股價變動 資料來源:https://finance.yahoo.com/

由於該事件新聞報導日(5月11日)是週六(股市休市)因此無法看出事件爆發前後股市價格之差異。然而,於新聞報導事件爆發的前幾日即可看出該股價確實有剛要好轉又突然向下走的趨勢,可能可以推斷投資人早已對此消息進行反應。

資料來源:

中美貿易第11輪談判,兩方各執己見、暫無結論

《BBC中文網》報導,川普所指的要加徵關稅的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是他在去年9月最初提出的一項對中國的懲罰性措施,原訂於今年1月1日起實施。但去年12月,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阿根廷G20峰會上會晤後,決定延遲該計劃,而將稅率保持在10%不變。中美兩國從此進入了為期90天的談判期。2019年3月2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再次宣布,對這些商品繼續維持10%的稅率,不提高加徵關稅稅率。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


美國時間5月5日,川普在推特中再次表示上調中國 2000億美元輸美商品的關稅至25%。不僅如此,川普還下重話,如果談判方向仍不見改善,就要對其他3250億本來無稅的商品也課以重稅,希望藉此加大對北京的壓力,關稅於5月10日確定施加。中國方也不甘示弱,表示未來也會以關稅報復代替談判妥協。

5/5川普推特表示即將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增關稅

什麼原因讓貿易談判升溫

根據路透社指出,有知情人士表示中國於5月3日傳來關於中美貿易協議草案的電報,對於之前早已協議好的內容出爾反爾,大肆修改一翻,其中包括川普非常在意的智慧財產權與商業機密規範、 強制外國公司移轉技術等等。中國雖宣稱今年3月起已有新的外國投資法規範,但川普仍希望列入「強硬執行的措辭」來保障美國在中的投資人。



川普5月6日與5月8日推文中顯示這次衝突是因中國想再一次談判

第11次會談兩方無法在各自訴求上達成共識

《華爾街日報》表示,談判至今,中美仍有3大分歧,包括雙方「互相撤銷懲罰性關稅」、「中國政府對國內企業扶持政策」( 對待國內外的企業一視同仁 )、「數據傳輸和許可問題」(防範中國入侵美國企業的網路,偷取商業機密 )等。

美國預計週一公布第二波制裁

下一波的制裁細節馬上將揭曉,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 (Robert Lighthizer) 表示,美國政府將於週一 (5/13) 在貿易代表署網站上公布其對於其他3000多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相關制裁,其中亦包含初步擬定的施行細則。中國也密切關注美方的最後決定,以做出相對應的措施應對。

Bloomberg 表示川普將再給中國3至4週的時間同意,若時間過後沒有達成協議,美方將全面加徵此關稅。

中國關稅反制我們該擔心嗎

雖目前中國還沒有確切的反擊方案出來,我們可以回顧過去類似的時期:2018年中美貿易戰以來,中國曾經兩度對美國進行關稅反制,包括2018年4月2日對美國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25%報復性關稅、同年6月15日增加對總值340億美元美國商品課稅,其後於9月24日又對6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5%或10%不等的關稅。這三次單純報復性關稅對美國股市都沒有造成特別劇烈的波動。

然而,中國也有可能惹惱川普使紛爭越演越烈。例如恢復抵制美國黃豆(原以於去年12月解除):


過去一年的美中貿易戰裡,中國看準川普尋求連任必須保住共和黨票倉的心理,特別針對美國中西部的大豆、汽車等支柱產業進行「關稅精準打擊」,導致2018年底美國大豆價格跌到10年來最低,各州都出現農民堆積大豆的景況 — 香港01評論

未來如何發展?

川普在推文暗示,北京將繼續等待明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認定川普不會連任,希望能更換談判對象,屆時北京將能和新上任的民主黨總統當選人重啟協商。然而選舉結果很難說。

川普5/12最新推特發文

最近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川普和習近平下次再碰面,將是6月在日本舉行的G20高峰會,是否有可能重演去年12月初川習會大和解?未來這一個月的雙方應對將成為關鍵。

鮑威爾硬起來!不甩川普降息要求,FED維持基準利率不變

美國聯準會(FED)在台灣時間5/2凌晨2點進行利率會議,由於核心通膨率未達2%目標,FED官員全數通過基準利率不變。消息一出,美國三大指數瞬間崩盤,美元走強。

道瓊指數走勢(4/29~5/3) 資料來源: https://www.marketwatch.com

美元指數走勢 (4/29~5/3) 資料來源: https://www.marketwatch.com

美國總統川普先前多此表示FED應該考慮降息,他認為如果Fed降息一碼的話,美國經濟可以像火箭般往上衝,他抱怨美國聯準會不效法中國等國家利用低利率提振經濟,反而在過去兩年不斷升息。

川普推特

然而,鮑威爾持續保持鷹派態度,且強調FED不會受任何政治干擾,他提出美國目前不應降息的三大原因:

1.低通膨只是暫時,下半年可望回升至2%目標

2.美國經濟超乎預期,就業和經濟數據均表現良好

3.全球經濟前景樂觀,英國脫歐期限獲得展延,中美貿易也即將達成協議

看到這裡,不知道各位讀者是否會有跟小編一樣的疑慮,為何川普和FED對於美國經濟的看法會有如此巨大的差距?小編查詢了過去幾年美國的CPI走勢(下圖),發現CPI和經濟成長的關聯性在金融海嘯後似乎有下降的趨勢,有蠻長一段時間CPI年增率都低於FED設定的2%標準,然而不論從股市還是債市來看,過去十年美國經濟都是呈現穩定成長的趨勢。

有一個有趣的陰謀論指出,川普和多國央行為首的低通膨始作俑者,一直都在有計劃的控制CPI,以此為降息的藉口。 Shadow Government Statistics創始人John Williams表示,如果按照1980年的CPI計算方法,美國過去十年平均的通膨率應該在10%左右,按照1990年計算方法也應有5%左右。那為何現在的CPI值如此之低呢?關鍵在於科技產品的折價調整,CPI計算方式有各式各樣的調整,其中科技產品會因”享樂質量”而折價。近年科技快速發展,科技產品直接拉低了住房和醫療保健等大宗消費品帶來的通膨增長,也造成了通膨和經濟成長的關聯性降低。

小編的結論是,美國目前正處於升息和降息的中間點,FED明顯偏向升息,因為他們清楚美國經濟正在逼近臨界點,但低通膨率使的他們找不到升息的藉口;相反的,鴿派大將軍川普則是拿低通膨當降息的主要藉口,希望透過降息帶動股市,有利自己的選舉。美國下半年的經濟走勢,和通膨表現,將成為這兩派何者勝出的關鍵,欲知後事如何,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參考資料
https://reurl.cc/ja1DZ
h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502003664-260410?chdtv

菲利浦曲線已死?巴菲特:沒有教科書能預測到現在的美國經濟

股神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接受美媒專訪,談論到當前美國經濟情勢,巴菲特直言,現在美國經濟的現況「非常奇怪」,早已超出他讀過的任何經濟學教科書所教之內容,目前美國經濟的現況,早已是任何教科書都無法預見的。

巴菲特進一步表示,目前美國的失業率如此之低,但是通膨和利率卻並未隨之上升,而與此同時的是,美國政府還在增加財政支出及政府赤字,巴菲特認為,這些現象都已經超出了經濟學書本上的預知範疇。

S

最新公布美國 4 月失業率已低至 1969 年來最低的 3.6%,可謂已是遠遠低於美國自然失業率之水準,但是債市通膨預期十年期美債平衡通膨率卻僅只有 1.93%,菲利浦曲線似乎已完全失去反向關係之作用。

巴菲特對目前美國經濟現況認為,目前的美國經濟早已超出任何經濟學教科書所能預見之範疇,但估計超低失業率與低利率、低通膨率之現象,這樣的狀況是不會持續太久。

對當天美股的影響:


4 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 26.3 萬人,遠高於外界預期的 19 萬人;失業率降至 3.6%,創 1969 年以來新低

受此消息激勵,5/3日美股開盤,三大指數齊揚,道瓊工業指數漲逾 150 點。

從2015年底以來,Fed 已連續升息 9 次,至今年(2019)仍未有動作;美國總統川普,積極建議「降息」的策略,試圖讓美國的經濟能夠再繼續往上衝,同時,通貨膨脹率過低的問題,是否也能同時解決,使得菲力浦曲線的負相關再次有效,還待後續市場的發展。

降息的可能性?

聯準會主席鮑爾 (Jerome Powell) (5月1 日) 在會後記者會上,特別強調低通膨時暫時性的 (Transitory),這使得市場對未來降息的預期大減


美國債券市場對通膨預期的指標
依據 10 年期通膨保值債券 (TIPS),與美國 10 年期公債的殖利率利差計算,用來衡量投資人對未來 10 年通膨水平的預期,稱作盈虧平衡通膨率 (breakeven rate)

可能因素?

鮑爾 (Jerome Powell) 表示,通膨指標所追蹤的某些產品或服務,例如投資諮詢服務、服裝和鞋類價格下跌,將被證明是短暫現象。但是鮑爾所舉例的項目,對通膨下跌的貢獻不到一半,投資人可能對其觀點仍持懷疑態度

資料來源:
https://times.hinet.net/news/22357382
https://www.bloomberg.com/asia
https://www.google.com.hk/finance
https://www.macromicro.me/collections/4/us-employ-relative/6/employment-condition
https://wallstreetcn.com/markets?from=navbar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313302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31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