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去俄化如何影響全球經濟?

背景

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西方國家開始對俄國實施一系列的經濟制裁,其中就包括歐盟的能源去俄化政策,希望能減少甚至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及天然氣,而此舉也讓歐盟在能源上過度依賴俄國這個獨裁政權的問題浮上檯面,數據顯示烏俄戰爭之前歐盟有三成的石油、四成的天然氣及五成的煤炭須從俄國進口,一旦失去從俄羅斯進口的石化能源,歐洲本身能源價格大幅上升,間接導致通膨等情況,重創歐洲經濟,甚至缺乏天然氣恐使歐洲居民必須度過一個艱難的寒冬。

中國間接成為能源去俄化得利者

受能源去俄化政策影響者遠遠不止歐洲本身,更與全球經濟息息相關。數據顯示,自從烏俄戰爭開打後,歐盟每個月的貿易逆差不斷擴大,暗示著能源去俄化政策正在導致高耗能製造業等能源密集型行業轉移至中國。

歐盟在去年7月提出計畫,要求成員國在去年(2022)的8月到今年(2023)3月間要將天然氣用量降低至少15%,若用量減低導致國內能源短缺,政府則應將用量優先分配給家庭及醫院等民生需求,並減少對工業的天然氣供應,而工業用天然氣佔歐盟天然氣整體需求的38%,換言之,若要減少整體15%的用氣量且不影響到民生需求,工業用氣量要降低將近4成。而中國本身有相較歐洲低廉的工資、龐大的內需市場等優勢,再加上受能源去俄化影響,俄國的原油及天然氣打折出售給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使中國進一步擁有廉價能源的成本優勢。綜上,能源去俄化政策加速了製造業等高耗能產業往中國轉移的步調,使中國成為此政策的受益者。

歐洲度過能源危機了嗎?

今年一月,德國政府官員在能源峰會上指出政府對能源的供應情況很有信心,認為他們已經撐過這個艱難的寒冬,不須再擔心能源的緊缺。就數據來看,歐盟自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總量減少了超過84%,取而代之的則是液化天然氣的進口成長了102%,增加了超過一倍,整體而言,歐盟的天然氣總進口量比戰爭前減少約14%,配合上述前段提及降低天然氣用量15%政策,能源的供應情況應如同德國官員所言已趨向穩定。但穩定下來的是「量」,在「價」的部分,荷蘭天然氣交易中心的天然氣期貨價格,在去年八月底曾飆漲至339.2歐元/MWh的天價,即便現在已回落至49.87歐元/MWh,仍遠高於過去的價格水準,去年底德國甚至祭出天然氣的價格上限來控制,但是價格上限僅是應急的緊急措施,不但無法徹底解決問題,更有可能破壞市場供需。總結來說,雖然歐洲已撐過能源供應在「量」上短缺的問題,但能源價格高漲所帶來的通膨、經濟衝擊卻還沒有結束。

陳 韋翰

陳 韋翰

Leave a Replay

About Me

點擊編輯按鈕更改此文本。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Ut elit tellus, luctus nec ullamcorper mattis, pulvinar dapibus leo.

Recent Posts

Follow Us

Weekly Tu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