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漲價傳聞背後:高階機型無法脫離中國 關稅壓力何時解?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975783

鉅亨網, May 12, 2025

圖片來源: REUTERS

摘要:

在美中貿易緊張與關稅壓力下,蘋果正面臨成本調整的挑戰。儘管已將部分生產轉移至印度,但高階 iPhone 機型仍主要依賴中國製造。蘋果考慮在新一代 iPhone 17 中提高售價,藉由新設計與升級功能來合理化漲價,並刻意淡化與關稅相關的政治敏感性。分析指出,這波價格調整主要是為了維持利潤,非擴張市占,若高價策略引發消費者延後換機,可能進一步影響銷售表現,挑戰蘋果的策略調整能力。

評論:

蘋果即將調漲 iPhone 17 價格,表面上是因應關稅與成本上升,但其實反映出企業經營策略的一大轉變,也就是從以效率與成本最小化為核心的經營模式,逐步轉向以韌性與風險管理為導向的結構性重塑。

過去蘋果靠全球化供應鏈系統維持高毛利率,但現在這種過度集中的效率本身反而成了一種風險。面對全球局勢不穩、貿易政策頻繁轉變,企業更需要的是有彈性的備案與布局,而不是單一最佳化。

蘋果選擇以新設計與功能包裝關稅的影響,代表原先不被納入產品定價的「非市場因素」,也開始被合理的計入售價。換句話說,消費者在買的不只是科技或外型,也是在支持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在未來,企業不再單靠規模取勝,而是靠能否建立一個多中心、多路徑且有後援的經營體系。企業競爭的焦點,正在從規模經濟轉向結構韌性。蘋果的價格策略或可視為企業因應全球體系風險重組的開端,當這些因素變成常態,市場競爭將從「產品訂價效率」轉向「經營韌性結構」。

root

root

Leave a Re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