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3090010.aspx
中央社, March 9, 2025

圖片來源: 路透社
摘要:
德國國會選舉後,基民盟(CDU)與基社盟(CSU)組成的聯盟黨與社民黨(SPD)已達成初步共識,計畫展開正式的聯合政府談判,預計新政府將於復活節前成立。雙方在移民、財政與社會福利政策上取得一致意見,包括限制非法移民,邊境直接拒絕庇護申請,以及對涉及恐怖主義的雙重國籍者取消德國國籍。此外,最低工資預計調升至15歐元,工時計算方式將更具彈性,加班工資可能免稅。公共補助標準將調整,拒絕就業媒合者恐面臨補助取消。經濟政策方面,德國計畫降低電價,支持能源密集產業,並提供電動車購車補助。此外,食品銷售稅將恢復降低,餐飲業適用7%稅率,以刺激經濟發展。
評論: 德國基民盟/基社盟與社民黨在選後迅速達成初步共識,計畫籌組聯合政府,顯示出高度的政治務實性。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儘管雙方在移民和財政政策上取得一致,但這些措施能否真正回應德國社會對移民問題的深層次擔憂,仍有待觀察。近期數據顯示,德國的庇護申請數量大幅下降,部分原因是政府收緊移民政策,但這是否能長期舒緩民眾焦慮仍未可知。此外,電價下調與電動車購車補助雖有助於提升經濟競爭力,卻可能帶來財政壓力,甚至影響能源轉型進程。這些政策的長遠影響,尤其在歐洲能源市場與全球經濟變動下,仍需謹慎評估。整體而言,新政府的政策雖然具有強烈的改革意圖,但能否真正解決德國當前的複雜挑戰,仍需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