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理事辭職、勞工統計局長被川普開除!如何影響美國經濟與全球市場?

https://news.cnyes.com/news/id/6088062

鉅亨網, August 2, 2025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摘要:

川普在非農就業數據不如預期後,閃電開除勞工統計局長,並指控數據遭操縱。同日,聯準會理事庫格勒宣布辭職,市場擔憂聯準會獨立性與數據公正性正遭到政治干預。分析指出,若川普進一步安插人選,恐出現「影子主席」主導政策。專家警告,若數據失去可信度,將動搖全球對美國市場與美元的信心。

評論:

川普在非農報告公布後迅速開除勞工統計局長、聯準會理事辭職。這不僅是一次人事風波,更可能重塑全球資本市場對美國制度穩定性的核心認知。

美國經濟數據長期被視為全球資本定價的基準,一旦其客觀性遭懷疑,將迫使投資人改用非官方數據判斷經濟走勢,例如企業調查、民間機構統計,這也意味著不確定性上升與資產價格波動加劇。同時,若聯準會被認為受政治干預,其利率決策將缺乏可信預期,削弱美元與美債的避險吸引力。

此次事件也代表,美國金融體系核心機構的專業性正面臨壓力。若期中選舉共和黨席次大幅增加並強化政治影響力,未來若進一步更換關鍵人選,市場將重新評估美國政策透明度與數據可信度,並調整資產配置策略。 未來幾個月,市場焦點將轉向美國是否能維持經濟數據與政策決策的獨立性。一旦信任無法挽回,投資人對美國資產的評價將出現根本性改變,甚至可能導致外資流出、美元走弱與風險溢價上升。

OPEC+增產保市 油價有壓 拚奪回全球市占率

https://reurl.cc/1O1xZ8

經濟日報, August 4, 2025

圖片來源: 路透

摘要:

OPEC+擬自9月起結束自願性減產,日增產54.8萬桶,以搶回市占率,政策轉向「增產保市」。此舉有助穩定供應、緩解消費者壓力,也被視為川普的政策勝利;但供應增加恐導致油市供過於求,進一步壓抑油價。分析師預期OPEC+將觀望市場後再決定後續策略。

評論:

OPEC+宣布自9月起大幅增產,這背後不僅是產油國對全球需求回升信心的展現,更深層地呼應了美國近期貿易與能源政策的變化,特別是川普所推動的新一輪關稅調整所帶來的外部壓力。

從經濟結構來看,川普上台後祭出多項懲罰性關稅,帶動市場對通膨再起的預期。能源作為供應鏈與消費市場的重要成本來源,一旦進口商品價格因關稅上升,再疊加高油價,將對實體經濟構成雙重通膨壓力。在此背景下,美國自然希望透過施壓OPEC+推動增產,以降低原油與汽油價格,藉此緩和國內物價壓力,達到關稅與能源雙軌調控的戰略目標。

然而,短期內供給激增可能造成油市再次出現供過於求,布蘭特油價若持續跌破每桶70美元,將對原料出口依賴型國家如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構成財政壓力,甚至影響其國內社會穩定性。

另一方面,對進口導向型經濟體如日本、印度、韓國而言,油價下行將大幅減緩其貿易赤字與家庭能源支出,有助於消費動能回升與通膨降溫。尤其在全球高利率環境尚未明顯鬆動之際,低油價將成為亞洲新興經濟體重要的經濟緩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