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4g2n2ld4n7o/trad
BBC新聞網, July 23, 2025

摘要:
歐盟領導人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紀念中歐建交50週年,但氛圍緊張。中歐關係因中國支持俄羅斯、對稀土磁鐵出口設限,以及電動車、小額包裹等貿易爭議而惡化。歐盟擔憂中國稀土管制影響經濟安全,並提議對中國電商包裹課徵手續費,也已對中國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中方則反擊調查歐洲白蘭地與豬肉進口,並堅稱貿易補貼合法。雙方互不退讓,且歐方對中國持續支援俄羅斯戰爭經濟表達不滿,使峰會難以產生實質進展。
評論:
中歐關係已從過去的貿易互補,轉向安全、產業與制度層面的全面摩擦。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觸碰歐洲政治底線,再加上稀土磁鐵、電動車、小額包裹等爭議,反映歐盟對中國制度性依賴的警覺升高。特別是稀土出口管制暴露出歐洲在綠能與高科技產業的供應鏈脆弱,促使「去風險化」加速實施,不再是防衛性語言,而是具體政策。
同時,美國與歐盟近期達成15%關稅協議,背後核心是經濟安全與供應鏈重組。這使歐盟在與中國談判時更有底氣,也更堅定立場。尤其當中國企業在補貼支持下大量出口電池與電動車,對歐洲製造業造成壓力,歐盟將更強化對中國進口品的監管與限制。 此外,歐洲國內政局普遍動盪,領導人對內需對外展現強硬姿態;對外,中國對俄支持更讓歐盟難以將貿易與地緣政治分開處理。面對中美雙壓,歐盟不再尋求平衡,而是試圖重塑自身為一個具有戰略主體性的經濟與政治力量。中歐關係或將進一步冷卻,合作空間愈加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