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重組 福特汽車將注資德國子公司44億歐元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892450

鉅亨網, March 10, 2025

圖片來源: REUTERS

摘要:

福特汽車宣布,將為其陷入困境的德國子公司注資至多44億歐元(約47.6億美元),以推動歐洲業務重振。福特指出,這筆資金將支持該公司在歐洲的戰略轉型計劃,重心放在降低運營成本和提升市場競爭力。福特副董事長表示,這次資本重組將有助於透過新的產品組合強化競爭能力,並強調簡化治理、削減成本及提高效率的重要性。此外,他還呼籲歐洲政策制定者制定清晰的推動電動車普及的政策,使排放標準更貼近市場需求。與此同時,歐洲汽車產業正面臨來自中國的激烈競爭、美國關稅壓力,以及需求疲軟和工廠關閉等挑戰。

評論:

福特汽車對德國子公司注資44億歐元,顯示其在歐洲市場面臨的挑戰與轉型壓力。隨著中國電動車品牌快速崛起,憑藉低成本與技術優勢擴展歐洲市場,傳統車廠競爭力受到衝擊。為降低生產成本,部分歐洲企業考慮調整供應鏈,如遷移生產基地或強化本地合作,以提升市場應變能力。

此外,近期電動車核心材料,如鋰、鎳、鈷的價格上漲,使生產成本提高,加重企業財務負擔。福特也呼籲歐洲政策制定者應提供更明確的支持措施,如調整電動車補貼、優化排放標準,以確保產業發展與消費需求同步,否則市場成長可能受限。 未來,能源發展將深刻影響電動車產業,若再生能源及電網基礎設施未能跟上需求,電動車普及將面臨瓶頸。因此,歐洲車廠需加速技術創新、改善供應鏈管理,並確保政策支持到位,以應對中國競爭與市場變革,否則將逐步喪失全球市場主導地位。

德國聯合政府籌組 梅爾茨與社民黨就移民財政有共識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3090010.aspx

中央社, March 9, 2025

圖片來源: 路透社

摘要:

德國國會選舉後,基民盟(CDU)與基社盟(CSU)組成的聯盟黨與社民黨(SPD)已達成初步共識,計畫展開正式的聯合政府談判,預計新政府將於復活節前成立。雙方在移民、財政與社會福利政策上取得一致意見,包括限制非法移民,邊境直接拒絕庇護申請,以及對涉及恐怖主義的雙重國籍者取消德國國籍。此外,最低工資預計調升至15歐元,工時計算方式將更具彈性,加班工資可能免稅。公共補助標準將調整,拒絕就業媒合者恐面臨補助取消。經濟政策方面,德國計畫降低電價,支持能源密集產業,並提供電動車購車補助。此外,食品銷售稅將恢復降低,餐飲業適用7%稅率,以刺激經濟發展。

評論: 德國基民盟/基社盟與社民黨在選後迅速達成初步共識,計畫籌組聯合政府,顯示出高度的政治務實性。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儘管雙方在移民和財政政策上取得一致,但這些措施能否真正回應德國社會對移民問題的深層次擔憂,仍有待觀察。近期數據顯示,德國的庇護申請數量大幅下降,部分原因是政府收緊移民政策,但這是否能長期舒緩民眾焦慮仍未可知。此外,電價下調與電動車購車補助雖有助於提升經濟競爭力,卻可能帶來財政壓力,甚至影響能源轉型進程。這些政策的長遠影響,尤其在歐洲能源市場與全球經濟變動下,仍需謹慎評估。整體而言,新政府的政策雖然具有強烈的改革意圖,但能否真正解決德國當前的複雜挑戰,仍需時間驗證。

歐洲喊增國防支出激勵股匯 軍工股應聲大漲 歐元也走揚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8583639?from=edn_subcatelist_cate

經濟日報, March 4, 2025

圖片來源: 路透

摘要:

歐洲、英國和加拿大領袖在倫敦召開緊急峰會,商討烏克蘭情勢,強調需提升國防開支,並擬定和平計畫提案交美國審議。峰會結束後,歐洲軍工股飆升,歐元走強。澤倫斯基與川普的白宮會談未能取得共識,但歐洲國家表態加強對烏克蘭的支持。

各國領袖希望向美國展現歐洲防衛能力,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建議放寬債務限制,以支援軍事發展。德國擬投入數千億歐元加強國防與基建。法國總統馬克宏提出涵蓋海空但不涉地面戰的停火構想,並考慮派遣維和部隊,惟細節仍未敲定。歐盟預計6日公布擴大國防預算的新方案。

評論:

此次緊急峰會顯示歐洲試圖降低對美國的依賴,強化自身防衛能力,並加大對烏克蘭的支持。川普與澤倫斯基會談破裂,使歐洲更積極制定軍事與財政計畫,市場對此反應樂觀,軍工股大漲。

然而,歐洲領導人提出的和平計畫仍缺乏細節,停火與維和部隊部署等問題尚未明朗。此外,歐盟若放寬財政規則以擴大國防支出,可能對部分成員國財政造成壓力。雖然此次峰會展現歐洲團結,但最終影響仍取決於美國立場與俄烏談判進展,歐洲能否真正影響局勢仍是未知數。

美商務部人事變動 瑞穗:美國恐將全面對華禁售AI晶片!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878717

鉅亨網, March 1, 2025

圖片來源: REUTERS

摘要:

瑞穗證券在3月1日的報告中指出,美國川普政府可能會實施新的對華AI晶片出口管制。調查顯示,美國商務部最近提名了新的官員,可能意味著將全面禁止所有AI晶片出口至中國,這將對輝達的H20/B20以及其他28nm以上的傳統晶片造成影響。瑞穗預測,這些措施可能使輝達2026財年營收減少約400億至600億美元,每股盈餘下降0.13至0.18美元。據透露,輝達H20是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高效AI加速晶片,儘管其性能有所削減,仍具相當強大算力。若管制措施生效,輝達、英特爾、AMD等公司在中國的業務將受到重大衝擊。瑞穗證券預計,最終的規定將在幾週內公布,目前相關政策尚未確認。

評論:

有分析指出,美國最新AI晶片出口限制短期影響有限,但長遠可能促使中國加速半導體自主研發​。在制裁壓力下,中國正加大高階晶片的本土投入,以降低對美依賴​​,顯示此類管制正加劇全球科技供應鏈分裂。美國可能進一步收緊對華科技出口,例如推出更嚴格的AI晶片技術出口規範,甚至將世界區分為盟友與受限區域,以維持對尖端算力的掌控​。Nvidia批評此規定屬「過度擴權」,直言此舉恐將把全球AI晶片市場拱手讓給中國對手​。因此,美方未來或需在國安與商業利益間尋求平衡。

而在美中競爭格局下,歐洲、日本、韓國等國的科技企業可能找到新機遇,因為美企受限後中國勢必轉向非美供應商填補空缺,帶動這些企業對華業務成長。例如,韓國晶片廠商獲美方豁免,得以續向中國供貨並小幅擴產​。其他國家公司短期內少了一個強勁競爭對手,但長期技術陣營分裂將損及各方的創新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