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股價可能迎來有史以來最糟一年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799757

鉅亨網, December 6, 2024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摘要:

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 (Pat Gelsinger) 被迫下台後,今年股價已大跌近 60%。為應對挑戰,董事會增聘半導體專家 Eric Meurice 和 Steve Sanghi 擔任獨立董事。Meurice 曾任 ASML 執行長,擁有深厚製造專業,或可協助推進英特爾下一代 18A 製程。Sanghi 曾任 Microchip Technology 執行長,近期重返公司以應對市場需求放緩,並展開晶圓廠重組。

英特爾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如何處理晶圓代工業務,以及確保《晶片法案》補助資格。分析師認為,保留至少 50.1% 的代工業務所有權是關鍵。同時,新製程技術的成功推進和市場信心重建也至關重要。目前股價持續下滑,未來能否逆轉仍需觀察。

評論:

英特爾面臨股價重挫與管理層更替的雙重挑戰,突顯其在半導體產業鏈中的競爭壓力。與台積電和三星等競爭對手相比,英特爾在製程技術與代工服務方面明顯落後。台積電憑藉先進製程的領先優勢穩居市場領導地位,三星則持續投入巨資擴張製造能力,進一步鞏固其市場份額。 英特爾近期增聘半導體專家加入董事會,顯示其希望挽回市場信心,但內部製造模式的轉型以及晶圓代工業務的定位仍是重大挑戰。此外,全球半導體市場需求波動以及《晶片法案》補助政策的依賴,使英特爾更需加速創新並穩定產業鏈布局,才能在激烈競爭中尋求突破。

韓國戒嚴引發政經環境挑戰 鉅亨買基金:政治不確定性低的美股成贏家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798673

鉅亨網, December 5, 2024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摘要:

2024年12月3日,韓國總統尹錫悅突然宣佈全國緊急戒嚴,雖迅速解除,但已對韓國經濟與投資環境造成重大衝擊。此舉加劇韓國的政治與經濟不確定性,其股市受地緣政治風險與產業競爭挑戰影響,吸引力進一步下降。韓國 KOSPI 指數過去五年平均年增率僅 2.6%,遠低於台灣的 14.4%。預估 2024至2026 年經濟增長率僅 2.1%。

韓國的政治不穩成為投資者焦點,相較於近期選舉結束的美國,共和黨掌控政策主導權,政策穩定性較高,適合成為資產配置的重點。

評論:

韓國近期戒嚴風波暴露其政經體系的不穩定性,加劇全球投資者對該國未來的擔憂。韓國經濟增長也受地緣政治風險、內部政治僵局及來自中國的產業競爭影響;不僅在現階段其股市年增率落後於亞太區域,外界也預估未來經濟增長率遠低於台灣,這都進一步削弱其市場吸引力。

相比之下,美國因近期選舉後政策穩定性提高,經濟具備較高抗風險能力,適合成為資產配置的核心市場。此外,歐洲政經環境亦充滿不確定性,使美國市場的相對優勢更加突出。全球投資格局正在向政策穩定與增長前景更佳的市場傾斜,凸顯美股的吸引力。